扣稅年金比較2025:4大關鍵指標帶你選對計劃,最多慳盡$10,200稅款

踏入稅季,除了絞盡腦汁處理報稅事宜,更是審視個人理財規劃、尋找精明慳稅方案的黃金時機。在眾多扣稅工具中,「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QDAP)」近年備受關注。市面上扣稅年金產品五花八門,要做出最精明的扣稅年金比較,絕非易事。本文將以專家視角,為您深入剖析延期年金的扣稅原理、個人及夫婦的扣稅上限,並提供詳盡的比較攻略及潛在風險分析,助您在2025年輕鬆揀選最適合自己的計劃,實現退休儲蓄與稅務優化的雙重目標。

什麼是合資格延期年金(QDAP)?為何能扣稅?

所謂的「延期年金」,本質上是一種長期保險產品,核心概念是「先儲蓄,後提取」。您在供款期內(累積期)定期投入資金,保險公司將這筆錢進行投資增值。待您退休後(年金期),這筆累積的資金便會轉化為一筆穩定、定期的現金流,作為您的退休收入來源。

為了鼓勵市民及早為退休生活進行儲蓄,政府自2019-20課稅年度起,為購買特定年金產品的納稅人提供稅務優惠。只有通過香港保監局(IA)核證的延期年金,才能被稱為「合資格延期年金(QDAP)」。這些產品的銷售文件上,都會印有清晰的「QDAP」標誌,方便市民識別。

簡單來說,QDAP就是一款「政府認證可扣稅」的退休儲蓄保險。它將您的資金轉化為退休後的穩定收入,同時讓您在供款期間享受稅務寬減,可謂一舉兩得。

延期年金扣稅上限解碼:個人與夫婦如何慳到尽?

要善用QDAP慳稅,首先要弄清楚扣稅額度的計算方式。自2019-20課稅年度起,納稅人為自己或配偶購買QDAP所繳付的保費,可享有稅務扣除。每名納稅人的扣稅上限為每年港幣$60,000。這個額度是與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合併計算的。如果兩者都有供款,會先扣除TVC的部分,餘額再用於扣減QDAP保費。

以下透過不同情境,為您詳細解析扣稅計算方法:

報稅身份 情境假設 最高扣稅額 最高可節省稅款 (按17%稅率計)
單身人士 A先生年薪$480,000,購買了$60,000的QDAP。 $60,000 $60,000 x 17% = $10,200
夫婦分開報稅 B先生購買$70,000 QDAP,C太太購買$40,000 QDAP。兩人可靈活分攤保費扣稅。 B先生用盡$60,000,C太太用自己$40,000 + B先生剩餘的$10,000,合共扣$110,000。 $110,000 x 17% = $18,700
夫婦合併報稅 夫方年薪$600,000,妻方年薪$150,000。兩人各自購買$60,000 QDAP。 合計可申請$120,000扣稅額。 $120,000 x 17% = $20,400
一方無收入 丈夫為納稅人,無收入的妻子購買了$40,000 QDAP。 丈夫可申請扣除為妻子繳付的保費,但其個人上限仍為$60,000。 $60,000 x 17% = $10,200

注意:以上計算僅為示例,實際節省稅款視乎個人入息、邊際稅率及其他免稅額而定。

扣稅年金比較:4大核心指標教您揀選最佳方案

了解扣稅規則後,下一步就是如何從眾多產品中挑選出最優質的選擇。進行扣稅年金比較時,不能只看宣傳單張上的預期回報,必須深入分析以下四大關鍵指標:

📊 指標一:內部回報率 (IRR) — 衡量真實回報的照妖鏡

內部回報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是評估一份保單真實回報的最重要工具。它已將所有保費、現金價值、紅利等現金流的時間價值計算在內,是比「平均年回報率」更準確的指標。比較時,應重點關注「保證內部回報率」,這代表您在任何市況下都能確保收回的最低回報。而「預期總內部回報率」則包含了非保證部分,僅供參考。

🛡️ 指標二:保證與非保證回報 — 穩定性與潛力的平衡木

年金的派發金額通常分為「保證」及「非保證」兩部分。保證回報是寫入合約的,不論經濟好壞,保險公司都必須支付。非保證回報(如紅利)則取決於保險公司的投資表現、理賠經驗等因素,存在波動性。一個優秀的扣稅年金產品,應在兩者之間取得良好平衡,提供穩健的保證回報作為根基,同時具備合理的非保證增長潛力。

📅 指標三:供款期、年金期與回本期 — 靈活規劃現金流

QDAP的最低供款期為5年,保費總額最低為$180,000。常見的供款期有5年和10年;年金領取期則多為10年或20年,甚至終身。您應根據自己的財務狀況和退休預算,選擇合適的年期組合。「回本期」是指累計領取的年金金額等於已繳總保費所需的時間,這個時間點當然是越早越好。

⚙️ 指標四:附加功能與條款 — 魔鬼藏在細節裡

除了核心回報,一些附加條款亦能大大增加計劃的靈活性和保障。例如「保費假期」,允許您在經濟困難時暫停供款;「失業保障」則可能在您非自願失業時豁免部分保費。此外,身故賠償的安排、提取年金的彈性等,都是比較時不容忽視的細節。

購買扣稅年金前不可不知的5大風險

雖然扣稅年金是穩健的退休理財規劃工具,但並非全無風險。在投保前,必須清楚了解以下幾點:

  1. 流動性風險:年金是長期儲蓄,供款期至少5年。若中途因財務困難而斷供或提早退保,取回的現金價值可能遠低於已繳保費,造成實質虧損。據消委會研究,首個保單年度退保,取回金額可能只有已繳保費的14%至82.4%。
  2. 市場風險:非保證回報並非固定不變,它會受保險公司的投資策略和市場環境影響。實際派發的金額可能高於或低於預期,影響您的最終收益。
  3. 通脹風險:未來數十年的通脹難以預測。即使年金提供穩定的現金流,其購買力也可能隨著時間被通脹蠶食。部分計劃提供每年遞增的年金金額,有助抵銷部分通脹影響。
  4. 匯率風險:如果您的保單以非港元(如美元)計價,未來在收取年金時,將需要承受匯率波動的風險。
  5. 信貸風險:保單的回報建基於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若保險公司不幸倒閉,雖然有相關保障機制,但您仍可能損失部分保障及保費。

扣稅年金常見問題 (FAQ)

延期年金和即期年金有什麼分別?

兩者最大的分別在於「累積期」。延期年金設有累積期,讓資金在一段時間內滾存增值,適合仍在職、為未來退休做準備的人士。即期年金則沒有累積期,投保人一筆過繳付保費後,隨即可以開始領取年金收入,適合已退休或即將退休、手持一筆現金並希望轉化為穩定收入的人士。

我應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延期年金計劃?

選擇的關鍵在於全面評估自身情況。您應考慮:
1. 財務能力:確保未來5至10年有穩定收入,能無壓力地完成供款。
2. 退休目標:預計何時退休?退休後每月需要多少現金流?這將決定您的供款額和年金期。
3. 風險承受能力:您偏好穩定的保證回報,還是願意承擔一定風險以換取更高的潛在回報?這影響您對保證與非保證回報比例的選擇。
4. 比較產品特性:利用本文提到的四大指標,仔細比較不同公司的產品,包括IRR、回本期、附加條款等。

如果我想提早退保,會有什麼後果?

提早退保通常會導致嚴重的財務損失。在保單初期,大部分保費是用於支付佣金及行政費用,因此退保時可取回的「現金價值」非常低,遠不及您已繳付的總保費。因此,投保前必須確保自己有足夠的財力完成整個供款期。

TVC(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和QDAP(扣稅年金)有何不同?我該如何選擇?

兩者都是退休儲蓄的扣稅工具,但特性不同。TVC是強積金體系的一部分,資金會投入您選擇的基金,回報與風險視乎市場表現,靈活性較高(可隨時停止供款),但回報不保證。QDAP則是保險產品,提供部分保證回報,穩定性較高,但流動性較低(有固定供款期)。選擇哪一種取決於您的風險偏好和理財紀律。追求較高潛在回報且能承受市場波動者可考慮TVC;偏好穩健、有保證回報且需要紀律儲蓄者,QDAP則是更佳選擇。

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購買扣稅年金?

並非如此。扣稅年金最適合以下人群:
1. 收入穩定且稅階較高的人士:能享受最顯著的稅務優惠。
2. 缺乏理財紀律的「月光族」:通過強制性供款,有助養成儲蓄習慣。
3. 臨近退休,尋求穩定現金流的人士:希望將部分資產轉化為零風險或低風險的退休收入。
對於剛出社會、收入不穩或流動資金需求較大的年輕人,則應審慎考慮。

總結:扣稅年金是您的最佳選擇嗎?

總括而言,合資格延期年金(QDAP)是一款結構清晰、目標明確的理財工具,它巧妙地將「退休儲蓄」與「稅務優惠」結合起來,為納稅人提供了一個穩健規劃未來的選擇。它尤其適合追求穩定回報、希望建立理財紀律,並能善用稅務優惠的高收入人士。

然而,世上沒有完美的金融產品。在做出最終的扣稅年金比較和決定前,務必緊記其長期鎖定資金的特性和潛在風險。最精明的策略是將其視為整體退休理財規劃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建議您根據本文提供的分析框架,結合自身的財務狀況和未來目標,作出最明智的抉擇。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