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置業印花稅懶人包:撤辣後買樓慳幾多?AVD計算實例全攻略

在香港,「上車」置業是許多人的人生重要里程碑。對於準買家而言,除了樓價本身,最關心的莫過於各項繁瑣的開支,當中最大筆的支出之一就是首次置業印花稅。隨著2024年政府宣布樓市全面「撤辣」,過往複雜的印花稅制度已不復存在,置業門檻大大降低。究竟現在買樓印花稅實際要交幾多?如何準確計算?本文將以專家角度,為您提供一份最詳盡的買樓印花稅計算指南,附上清晰的計算實例與流程解說,助您精準掌握預算,安心踏出置業第一步。

釐清概念:到底什麼是買樓印花稅 (厘印)?

無論您是租樓還是買樓,大概都聽過「打厘印」這個詞。所謂「打厘印」,其正式名稱是「加蓋印花」,而買樓時繳交的「厘印費」,實際上就是「物業買賣印花稅」。

這項稅項的核心目的,是為您的物業買賣合約賦予法律效力。經稅務局加蓋印花的樓契文件,才會被香港法律承認,並具備在法庭上作為證據的資格。簡單來說,繳交印花稅是保障您業權的關鍵一步。

💡 專家提點:

切勿輕視繳交印花稅的重要性。若未在指定期限內完成「打厘印」,不僅買賣文件不具法律效力,無法進行業權登記,更有機會面臨稅務局的重額罰款,最高可達稅額的10倍。因此,在置業預算中,必須預留充足資金處理從價印花稅事宜。

2024樓市全面撤辣:首次置業印花稅的歷史與現況

2024年2月28日起,香港樓市迎來重大轉變——政府宣布撤銷所有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俗稱「辣招」)。這意味著,以往為了遏抑樓市炒風而設立的額外印花稅(SSD)、買家印花稅(BSD)及新住宅印花稅(NRSD)已成歷史。現在,無論買家身份如何,只需繳付單一的「從價印花稅」(Ad Valorem Stamp Duty, AVD)。

過往,香港永久性居民首次置業,可享有較低的「第二標準稅率」;若非首次置業,則需繳付劃一15%的「新住宅印花稅」。撤辣後,這個區分已不存在,所有人均統一採用稅率較低的「第二標準稅率」。這對換樓客及投資者尤其有利,而首次置業印花稅的負擔也進一步減輕。

📊 撤辣前後印花稅種類對比

印花稅種類 撤辣後 (2024年2月28日起) 撤辣前
從價印花稅 (AVD) 唯一需要繳交的印花稅
(按第二標準稅率計算)
✅ 所有買家必繳,但稅率視乎是否首次置業而定
額外印花稅 (SSD) 已撤銷 購入住宅2年內出售需繳交,稅率10%-20%
買家印花稅 (BSD) 已撤銷 非香港永久居民或公司買家需繳交,稅率7.5%
新住宅印花稅 (NRSD) 已撤銷 非首次置業的香港永久居民需繳交,稅率7.5%

最新從價印花稅 (AVD) 計算方法全攻略 (附計算實例)

撤辣後,所有住宅物業買賣的印花稅均按《印花稅條例》第29AD條下的第2標準稅率計算。稅率按樓價或物業價值(以較高者為準)以累進式計算。以下是根據香港稅務局最新公布的稅率表:

物業售價或價值 (以較高者為準) (港元) 從價印花稅稅率 (港元)
3,000,000 或以下 100
>3,000,000 至 3,528,240 100 + 超出3,000,000的款額的10%
>3,528,240 至 4,500,000 1.5%
>4,500,000 至 4,935,480 67,500 + 超出4,500,000的款額的10%
>4,935,480 至 6,000,000 2.25%
>6,000,000 至 6,642,860 135,000 + 超出6,000,000的款額的10%
>6,642,860 至 9,000,000 3.00%
>9,000,000 至 10,080,000 270,000 + 超出9,000,000的款額的10%
>10,080,000 至 20,000,000 3.75%
>20,000,000 至 21,739,120 750,000 + 超出20,000,000的款額的10%
>21,739,120 或以上 4.25%

📝 不同樓價印花稅計算實例

為了讓您更具體地理解,我們模擬幾個常見的樓價範圍進行首次置業印花稅計算:

情況一:購買價值 HK$4,800,000 的單位

此樓價屬於「>4,500,000 至 4,935,480」的稅階。

  • 計算公式:HK$67,500 + (HK$4,800,000 – HK$4,500,000) x 10%
  • 計算步驟:HK$67,500 + (HK$300,000) x 10% = HK$67,500 + HK$30,000
  • 應繳印花稅:HK$97,500

情況二:購買價值 HK$8,000,000 的單位

此樓價屬於「>6,642,860 至 9,000,000」的稅階。

  • 計算公式:HK$8,000,000 x 3.00%
  • 應繳印花稅:HK$240,000

情況三:購買價值 HK$12,000,000 的單位

此樓價屬於「>10,080,000 至 20,000,000」的稅階。

  • 計算公式:HK$12,000,000 x 3.75%
  • 應繳印花稅:HK$450,000

買樓印花稅繳交流程與時限

了解如何計算後,下一步就是掌握繳交的時機和方法。一般而言,整個流程會由您的代表律師協助處理,但自行了解亦能確保萬無一失。

🕒 何時需要繳交印花稅?

繳交期限主要視乎您簽署「臨時買賣合約」與「正式買賣合約」之間相隔的時間:

情況 繳交買樓印花稅期限
於簽署「臨約」後14天內簽署「正約」 簽署「正約」後30天內
於簽署「臨約」後超過14天才簽署「正約」 簽署「臨約」後30天內

通常,買家會在律師樓簽署「正式買賣合約」時,一併開出支票支付印花稅,由律師代為處理。您也可以選擇自行到稅務局的印花稅署繳交,或使用「電子印花」服務。

⚠️ 遲交印花稅有何後果?

若未能在法定期限內繳付印花稅,稅務局有權根據逾期時間加徵罰款:

  • 逾期不超過1個月:罰款為稅額的 2倍
  • 逾期超過1個月但不超過2個月:罰款為稅額的 4倍
  • 逾期超過2個月:罰款為稅額的 10倍

延伸閱讀:置業路上必讀攻略

掌握印花稅只是第一步,全面的置業規劃能讓您更得心應手。

各類物業印花稅有分別嗎?(二手樓/居屋/海外買家)

在現行政策下,答案非常簡單:沒有分別

無論您購買的是一手新盤、二手樓,還是居屋等資助房屋,只要是住宅物業,其從價印花稅都採用完全相同的第2標準稅率計算。它們之間的主要差異在於交易程序、樓宇質素及按揭成數等,而非稅務負擔。

對於海外買家或非香港永久性居民,撤辣的影響更為顯著。以往他們需要額外支付高達7.5%的「買家印花稅」(BSD),但現在此稅項已完全撤銷。換言之,海外買家現在與香港永久居民一樣,只需支付相同的從價印花稅,大大降低了他們在港置業的成本。

常見問題 (FAQ)

❓ 如果先買後賣「換樓」,印花稅可以退嗎?

在撤辣前,換樓人士若在買入新物業後指定時間內賣出原有物業,可以申請退還部分印花稅。但撤辣後,由於非首次置業人士也同樣採用較低的第2標準稅率,不再需要先繳付高昂稅款,因此「先買後賣」的退稅機制已不適用。

❓ 以公司名義買樓,印花稅有不同嗎?

沒有。撤辣前,以公司名義買樓需繳付「買家印花稅」(BSD)。撤銷後,公司買家與個人買家一樣,只需按第2標準稅率繳交從價印花稅。

❓ 如果物業是送贈或繼承的,需要支付印花稅嗎?

送贈(無償轉讓):近親之間(如父母、子女、配偶)的物業轉讓,即使沒有交易金額,仍需根據物業的市值估價,按第2標準稅率繳交從價印花稅。但如果是「送契」,則可能影響未來5年內的按揭申請。
繼承:根據遺囑或無遺囑繼承法獲得物業,則無須繳納印花稅。

❓ 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後取消交易(撻訂),已繳的印花稅能退回嗎?

可以。如果交易在簽署「可予徵收印花稅的買賣協議」(即臨約或正約)後最終被取消,買家可以在協議被取消的2年內,向稅務局申請退還已繳付的印花稅。

❓ 印花稅的金額是按成交價還是銀行估價計算?

印花稅是按物業的「代價款額」(成交價)或「價值」(市場估值)兩者中的較高者來計算。這樣是為了防止買賣雙方以低於市值的價格進行交易(如「陰陽合同」)來避稅。一般正常交易中,成交價與估價相若,會以成交價為準。

結論

總括而言,2024年的樓市全面撤辣,無疑為所有置業人士,特別是首次置業人士,帶來了實質的利好。印花稅制度的簡化,意味著您在計算置業成本時,只需聚焦於從價印花稅(AVD)。這不僅使財務規劃變得更直接透明,更大幅降低了入場門檻,讓「上車」夢想變得更加觸手可及。

在您為新居雀躍的同時,也別忘了置業後的保障。一份全面的家居保險能為您的安樂窩提供保障,應對火災、水浸或第三者責任等潛在風險。精明規劃,方能真正安居樂業。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