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勞工作,準時「出糧」本應是打工仔最基本的權益。然而,若不幸遇上公司拖糧,那種徬徨與無助感實在令人煎熬。面對突如其來的經濟壓力,除了焦急等待,更重要的是採取主動,了解如何透過合法途徑追討。本文將以專家視角,為你一站式拆解整個勞工處追討欠薪程序,從釐清「欠薪」的法律定義,到分析不同機構的職能,再深入詳解勞資審裁處的申索流程,並附上破產欠薪保障基金的錦囊,助你在逆境中清晰部署,一步步捍衛自己的血汗錢。
何謂「欠薪」?釐清《僱傭條例》下的工資定義
在啟動任何追討程序前,首先要準確認識法律上對「工資」的界定。根據香港《僱傭條例》(第57章),「工資」的涵蓋範圍相當廣泛,並非單指底薪。簡單來說,僱主以金錢形式支付給你,作為你已做或將要做的工作的所有報酬,都可能被視為工資。
💡 工資定義速覽
根據法例,工資期(例如月結)屆滿後的7天內,僱主必須支付工資。若超過這7天仍未支付,即構成「欠薪」。一旦欠薪,僱主除了要補回款項,更須就欠款支付利息給僱員。
為了讓大家更清晰理解,以下用表格形式,詳細列出哪些項目屬於工資,哪些則不包括在內:
✔️ 包含在「工資」定義內的項目 | ❌ 不包含在「工資」定義內的項目 |
---|---|
|
|
特別注意: 在計算遣散費、長期服務金、年假薪酬、疾病津貼等法定權益時,都是以上述「工資」的定義為基礎。搞清楚這點,對計算你應得的總金額至關重要。
追討欠薪第一站:勞工處還是勞資審裁處?
當確認被欠薪後,許多人第一個疑問是:「我應該去邊度求助?」香港處理勞資糾紛的機構主要有幾個,它們職能各異,選擇正確的渠道能讓你事半功倍。整個勞工處追討欠薪程序並非單指一個部門,而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
機構 | 主要職能 | 處理金額上限 | 特點 |
---|---|---|---|
勞工處勞資關係科 | 提供免費調解服務,協助勞資雙方達成和解。 | 無上限 | ✅ 首選第一步 ❌ 無法律裁決權 |
小額薪酬索償仲裁處 | 以仲裁方式處理小額薪酬申索,程序較簡單快捷。 | 每名申索人HK$15,000 | ✅ 程序簡便 ❌ 申索額有限 |
勞資審裁處 | 以司法程序審理勞資糾紛,裁決具法律約束力。 | 無上限 | ✅ 具法律效力 ❌ 程序較繁複 |
專家建議路徑: 一般而言,最理想的流程是先到勞工處勞資關係科尋求調解。這一步不具強制性,但成功率不低,且能避免冗長的法律程序。若調解失敗,勞工處職員會根據你的個案情況,轉介你到勞資審裁處或小額薪酬索償仲裁處,正式啟動法律追討。
勞資審裁處追討欠薪流程全攻略:4大核心步驟詳解
當調解無效,入稟勞資審裁處便是最核心的一步。這意味著你將進入司法程序,過程會更嚴謹。以下是詳細的四個步驟:
📅 步驟一:預約登記時間
你可以透過審裁處的24小時電話預約系統(2625 0056)或其官方網站,預約首次登記的日期和時間。這是展開法律程序的正式起點。
📂 步驟二:親身登記及與調查主任會面
在預約當日,帶齊所有文件(詳見下文清單)親身前往審裁處登記。登記後,你會與調查主任會面。這一步非常關鍵:
- 核實資料: 調查主任會協助核實你和僱主(答辯人)的身份資料。
- 擬備申索書: 他會聆聽你的個案,協助你清晰、準確地填寫申索書,列明所有申索項目(如欠薪、代通知金、年假薪酬等)及理據。
- 解釋程序: 調查主任亦會解釋整個勞資審裁處流程,並可能再次嘗試排解糾紛。
⚖️ 步驟三:排期聆訊及出席
提交申索書後,審裁處會將文件副本送達你的僱主,並排定首次聆訊日期。首次聆訊通常由審裁官主持,旨在釐清案件爭議點,並再次促使雙方和解。勞資雙方都必須出席所有聆訊。
👨⚖️ 步驟四:審訊與判決
若首次聆訊未能和解,審裁官會給予進一步指示,例如交換文件證據、安排證人等,並另定日期進行正式審訊。審訊時,雙方均有機會陳述案情、提交證據。最終,審裁官會根據所有證供作出具法律效力的判決。
實戰準備:追討欠薪文件清單與費用一覽
俗語有云:「有備無患」。準備充足的文件是整個追討過程順利的基石。以下清單助你整理所需資料:
📄 個人及僱傭證明
- ✅ 香港身份證或有效旅遊證件
- ✅ 僱傭合約(書面或口頭合約詳情)
- ✅ 糧單、銀行月結單(顯示自動轉賬記錄)
- ✅ 強積金供款結算書
- ✅ 辭職信或解僱信
🏢 僱主資料及溝通記錄
- ✅ 公司:公司全名及地址 (可於公司註冊處查閱)
- ✅ 獨資/合夥:東主/合夥人全名及地址 (可於商業登記署查閱)
- ✅ 任何與僱主溝通欠薪的記錄 (Email, WhatsApp等)
- ✅ 勞工處轉介文件(如有)
💰 申索費用
向勞資審裁處提出申索的費用相對低廉,主要包括申索書費(按申索額而定,例如HK$10,000以上為HK$50)及文件送達費。如有經濟困難,可書面申請減免或延遲繳付。
當僱主破產:最後防線「破產欠薪保障基金」
最壞的情況,莫過於僱主因財困、清盤或破產而無法支薪。此時,「破產欠薪保障基金」便成為你的最後一道防線。這個基金旨在為受影響僱員提供特惠款項。
🛡️ 基金主要保障項目及上限
保障項目 | 款項計算及上限 |
---|---|
欠薪 | 服務最後工作日前4個月內的工資,上限 HK$36,000 |
代通知金 | 一個月工資,上限 HK$22,500 |
未放年假及法定假日薪酬 | 合計上限 HK$10,500 |
遣散費 | 按條例計算,首HK$50,000全數支付,餘額支付50% |
✍️ 申請資格及程序
- 僱主必須已提交清盤或破產呈請。
- 僱員須在服務最後一天起計6個月內,向勞工處薪酬保障科提交申請。
- 需填寫指定表格並提交相關證明文件。
即使申請了基金,你仍有權向僱主追討保障上限以外的差額。
追討欠薪時間線:要等幾耐先攞得返份糧?
整個追討過程所需時間,會因案件的複雜程度而有很大差異:
- 💨 簡單直接的案件:如果案情清晰,文件齊備,僱主亦合作,可能在首次聆訊時已能解決,需時約數星期至數月。
- 🐢 較複雜或具爭議的案件:若涉及複雜法律觀點或多名證人,可能需要多次聆訊,整個過程或長達一年或以上。
要加快進度,關鍵在於盡早展開申索程序,並充分配合審裁處的指示。
FAQ:追討欠薪常見問題
若公司突然結業,應立即整理好所有僱傭文件。如公司已進入清盤或破產程序,應第一時間向破產欠薪保障基金提出申請。同時,亦可向勞資審裁處提出申索,取得判令後向清盤人登記為債權人。
有時限!向勞資審裁處提出申索,一般須在僱傭合約終止後一年內,或在欠款到期日計一年內提出。某些申索(如遣散費)時限可能更短。一旦錯過時限,便可能喪失追討權利,因此必須盡早行動。
絕對可以。即使是口頭協議,在香港法律下亦可構成有效的僱傭關係。關鍵在於你能否提供足夠的證據去證明,例如糧單、銀行轉賬記錄、強積金供款記錄、工作通訊記錄(如WhatsApp/Email)以及同事的證供等。
不是。即使僱主聲稱財政困難,你仍應循法律途徑追討。取得勞資審裁處的判令後,你可以採取法律行動執行判決,例如申請將僱主公司清盤。如果公司最終真的破產,你便可以向破產欠薪保障基金申請援助。
總結
面對公司拖糧,切記保持冷靜,因為你絕非孤立無援。香港設有多個法定渠道及保障機制,關鍵在於清晰了解自己的權益,並盡快採取行動。從與僱主溝通、尋求勞工處調解,到入稟審裁處,甚至最後申請破欠基金,每一步都有其策略和注意事項。緊記妥善保存所有文件和溝通記錄,它們是你最有力的武器。雖然過程可能需要時間和耐性,但透過合法途徑積極爭取,定能最大程度地保障你的辛勞成果。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