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報稅季,面對那份綠色的BIR60報稅表,不少打工仔,特別是職場新鮮人,都會對「報稅強積金點填」這個欄目感到困惑。強積金(MPF)供款是我們最直接、最基本的扣稅項目之一,填對了能幫你省下一筆可觀的稅款。究竟MPF強制性供款如何計算扣除額?強積金自願性供款(TVC)又有什麼扣稅優勢?別擔心,這份全方位攻略將為你逐一拆解,從理論到實踐,手把手教你精準填寫報稅表,用盡每一分扣稅額度。
目錄大綱
理解強積金扣稅:為何這是你必懂的慳稅關鍵?
在我們深入探討報稅表如何填寫之前,必須先釐清一個核心概念:並非所有強積金供款都能扣稅。稅務局允許扣除的MPF供款主要分為兩大類,它們的扣稅上限和填報位置都有所不同。
1. 強制性供款 (Mandatory Contributions, MC)
這是根據法例,僱員及僱主均需按僱員有關入息的5%作出的供款。作為僱員,你個人供款的部分可以申請稅務扣除,但設有年度上限。
2.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 (Tax Deductible Voluntary Contributions, TVC)
這是計劃成員在強制性供款以外,自行向強積金計劃額外作出的供款。這類供款有獨立的扣稅額,是近年政府鼓勵市民為退休儲蓄而設的稅務優惠。
搞清楚這兩者的區別,是準確填寫報稅表、最大化扣稅效益的第一步。
強積金強制性供款(MC)報稅點填?計算與上限詳解
這是每個打工仔最關心的部分。在填寫個別人士報稅表(BIR60)時,你需要將強制性供款的扣除額填在 第 4.3 部「扣除」內的「根據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或認可職業退休計劃所付的強制性供款」一欄。
💡 如何計算可扣除金額?
可扣除的金額就是你在該課稅年度(即去年4月1日至今年3月31日)內,自己向強積金計劃支付的強制性供款總額。計算方法相對直接,但關鍵在於年度扣稅上限。
在 2024/25 課稅年度,強制性供款的最高扣除額為 HK$18,000。
讓我們透過以下情境模擬,看看不同收入水平下的扣稅額如何計算:
情境 | 每月有關入息 | 年度強制性供款總額 | 可申請扣除金額 |
---|---|---|---|
陳先生 (月薪族) | HK$25,000 | HK$25,000 x 5% x 12 = HK$15,000 | HK$15,000 |
李小姐 (高薪族) | HK$40,000 (供款上限為HK$30,000) | HK$30,000 x 5% x 12 = HK$18,000 | HK$18,000 (已達上限) |
王先生 (收入不穩定) | 全年總入息 HK$240,000 | HK$240,000 x 5% = HK$12,000 | HK$12,000 |
📌 專家提示: 你的強積金受託人(MPF Trustee)每年都會寄發一份「強積金周年權益報表」,上面會清楚列明你在課稅年度內的供款總額。按照該文件上的數字填寫便萬無一失。如果不確定,可以登入你的強積金網上戶口查閱或直接向受託人查詢。
強積金自願性供款(TVC)扣稅全攻略
除了強制性供款,如果你希望為退休生活作更充裕的準備,同時享受額外的稅務優惠,那麼「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絕對是你應該考慮的選項。想了解更多扣稅工具?可以參考自願醫保計劃比較|點揀最抵?自願醫保扣稅攻略+傳統醫保對比!。
TVC 的扣除額是在報稅表的 第 10 部分「合資格年金保費及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中申報。這是一個獨立的扣稅項目,與強制性供款的 HK$18,000 上限分開計算。
💰 TVC與合資格延期年金共享扣稅額
TVC 與「合資格延期年金保費」(QDAP)共享一個扣稅額度。在 2024/25 課稅年度,這兩項合計的最高扣除總額為 HK$60,000。
- 你可以選擇只作 TVC 供款,最多扣除 HK$60,000。
- 你可以選擇只購買合資格延期年金,最多扣除 HK$60,000。
- 你也可以同時配置 TVC 和年金,兩者合共最多扣除 HK$60,000。
📝 推薦文章模塊
在規劃稅務時,除了善用扣除額,合理的資金安排也同樣重要。若面臨短期資金壓力,不妨了解一下市場上的貸款產品比較,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案,輕鬆應對稅季。
如何填寫TVC扣除額?
同樣地,你的TVC帳戶提供商會向你發出一份「可扣稅自願性供款概要」,上面會列明你在該課稅年度的總供款額。你只需將此金額填入報稅表第10部的相應位置即可。稅務局在評稅時會根據你填報的金額,自動計算在 HK$60,000 的上限內應扣除的款項。
想獲取官方權威資訊,可參考香港稅務局的BIR60表格樣本,了解更多填寫細則。
報稅填寫強積金常見誤區
- 誤區一:將僱主供款部分也計算在內。
只有僱員自己作出的強制性供款才可以扣稅,僱主供款部分是不能扣稅的。 - 誤區二:將所有自願性供款都當作TVC。
只有開設了特定的「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帳戶」並存入的款項才能扣稅。一般的僱員自願性供款(VC)或特別自願性供款(SVC)是不能扣稅的。 - 誤區三:忘記申報或填錯金額。
稅務局是抽樣審查的,但一旦被發現漏報或錯報,可能會被視為逃稅,後果嚴重。務必根據正式文件準確填報。
📝 推薦文章模塊
除了強積金,自願醫保(VHIS)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扣稅項目,俗稱「扣稅三寶」之一。了解如何組合這些扣稅工具,能助您最大限度地減輕稅務負擔。
如果我是自僱人士,強積金扣稅點填?
自僱人士同樣需要為自己作出強制性供款。你的供款額會在你報稅時,從你的應評稅利潤中扣除,扣除上限同樣為每年HK$18,000。填報位置在報稅表的利得稅部分,而非薪俸稅部分。
我有多個強積金戶口,需要合併計算嗎?
需要。如果你因轉工等原因持有多個強積金個人帳戶,並且在課稅年度內都有作出供款(例如,向TVC帳戶供款),你應將所有帳戶的可扣除供款額相加,然後將總額填報。例如,強制性供款部分,將所有受僱工作的供款合併計算,但上限仍為HK$18,000。
忘記填報強積金供款可以補報嗎?
可以。如果你在交回報稅表後才發現忘記申報強積金扣除,你可以在6年內以書面形式向稅務局局長申請更正。你需要提供你的姓名、身分證號碼、有關的課稅年度以及申索扣除的詳情和證明文件。
強積金自願性供款(VC) 和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 有何不同?
這是一個關鍵區別!
普通自願性供款(VC):通常是僱主提供的計劃,供款較靈活,提取限制也較寬鬆,但不能用作稅務扣除。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必須存入指定的TVC帳戶,款項會被鎖定至65歲退休時才能提取,但其供款額可以享受每年最高HK$60,000的稅務扣除。
結論
總括而言,準確填寫強積金扣稅部分是每位納稅人的基本功。只要掌握好強制性供款最高HK$18,000,以及TVC與年金共享的HK$60,000這兩個核心扣除額,並根據你的強積金結單準確填報,就能輕鬆合法地為自己慳稅。稅務規劃是一門長遠的學問,從理解小小的強積金供款開始,逐步建立你的理財智慧,將對你的財務健康大有裨益。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