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置業之路,許多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如何儲備足夠的「首期」上,認為這是整個買樓過程中最大的財務關口。然而,當您興奮地以為跨過了首期這座大山時,卻可能發現前方還有連綿不絕的「丘陵」——林林總總的附加開支。當中,地產 佣金往往是第一筆需要面對的重要費用。想精準掌握買樓佣金的預算,避免在交易過程中大失預算嗎?這篇文章將為您全面拆解從地產佣金計算到各項隱藏開支的每一個細節,助您成為一個精明的買家。
目錄大綱
深入剖析地產佣金:不止1%的遊戲規則
在物業交易的舞台上,地產代理扮演著不可或缺的「媒人」角色,而地產佣金(俗稱「佣金」或「經紀佣」)就是為其專業服務所支付的報酬。這筆費用看似簡單,但其背後的規則、支付時機與談判空間,卻是每位準買家必須掌握的知識。
💡 什麼是地產代理佣金?為何必須支付?
地產代理提供的服務遠不止「帶你睇樓」這麼簡單。一位專業的代理會為您:
- 市場分析: 提供最新的市場資訊、同區成交數據,助您判斷物業價值。
- 盤源配對: 根據您的需求和預算,從海量盤源中篩選出最合適的選擇。
- 協商議價: 作為買賣雙方之間的中間人,協助進行價格談判,爭取最有利的條件。
- 法律文件協助: 協助草擬臨時買賣合約,並解釋合約中的重要條款。
- 流程跟進: 協調律師、銀行等各方,確保整個交易流程順暢無誤。
因此,支付佣金是對這些專業、省時、省力的服務的肯定。這筆費用確保了代理有動力為您覓得心儀的家園,並保障交易的順利進行。
🏠 一手樓 vs. 二手樓:佣金由誰承擔?
佣金的支付方,在一手市場和二手市場有著根本性的區別,這也是許多新手買家容易混淆的地方。
二手樓市場:買賣雙方各自支付
在二手物業交易中,常規做法是買家和賣家都需要向各自委託的地產代理支付佣金。市場上的公認標準通常是成交價的1%。例如,一個成交價為600萬的單位,買家和賣家通常需要各自支付6萬元的佣金。
一手新樓盤:發展商支付,買家「免佣」
當您購買一手新盤時,情況就大為不同。為了促銷,發展商通常會向地產代理支付佣金(俗稱「回佣」),因此買家無需直接支付任何佣金。這也是為何您會看到地產代理們熱衷於推銷新盤的原因之一。但要記住,羊毛出在羊身上,發展商支付的佣金成本,某程度上已經反映在樓價之中。
💰 地產佣金計算方法與支付時機
了解如何計算和何時支付佣金,能助您更好地規劃現金流。地產佣金的計算非常直接:
佣金金額 = 物業最終成交價 × 議定佣金百分比
至於支付時機,通常分為兩個階段:
- 簽署臨時買賣合約時: 在簽署臨約時,買賣雙方會同時簽署一份《佣金協議》,列明佣金金額和支付條款。部分代理或會要求先支付部分佣金作為訂金。
- 交易完成日(成交日): 絕大部分佣金餘款會在物業正式完成轉讓,即「成交日」當天或之後支付。這是最常見的做法。
🤫 佣金可以協商嗎?談判技巧與法律陷阱
雖然1%是市場慣例,但地產代理佣金並非鐵板一塊,尤其是在二手市場,其實存在一定的議價空間。是否能成功「傾佣」,取決於多種因素:
- 市場淡旺: 在樓市淡靜時,為了促成交易,代理的議價空間相對較大。
- 物業價值: 豪宅等高價物業,即使佣金折扣零點幾個百分比,金額也相當可觀,因此談判成功率較高。
- 您的議價能力: 如果您是誠意買家,並且表現出「快、狠、準」的決策力,代理也更願意在佣金上作出讓步。
重要提示: 所有關於佣金的協商結果,都必須白紙黑字寫在《佣金協議》上。切勿輕信任何口頭承諾,以免日後發生爭拗。在法律上,簽署了的佣金協議具有約束力,即使最終交易因買家原因告吹(例如「撻訂」),根據協議條款,買家仍有可能需要支付佣金。
除了佣金,置業路上還有哪些「攔路虎」?全面拆解隱藏開支
處理好地產佣金的問題後,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一連串的使費將接踵而來,以下我們將逐一拆解,讓您看得明明白白。
⚖️ 律師費:不只是簽個名那麼簡單
買賣樓宇是涉及巨額資金和複雜法律程序的交易,律師的角色至關重要。他們的工作包括:
- 審查業權: 深入調查物業的「身家背景」,確保業權清晰,沒有任何未解除的按揭、釘契或違規建築令。
- 草擬及審閱合約: 協助您簽署正式買賣合約,保障您的權益。
- 處理樓契及按揭文件: 負責簽署樓契(轉讓契)及處理向銀行申請按揭的相關法律文件。
- 資金託管: 作為公正的第三方,代為託管訂金及樓價餘款,確保資金安全。
律師費並無統一標準,收費會因物業成交價、樓齡、業權複雜程度等因素而異,一般介乎數千至數萬港元不等。一手樓通常由發展商指定律師行,費用相對固定;二手樓則由買賣雙方各自聘請律師,建議多找幾家報價比較。
🧾 印花稅:政府的「入場券」有多貴?
印花稅是政府對物業交易徵收的一項稅項,是買樓開支中佔比最重的一項,絕對不能忽視。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 印花稅種類 | 適用對象 | 主要稅率 |
|---|---|---|
| 從價印花稅 (AVD) | 所有買家(首置港人有較低稅率) | 首置港人按「第二標準稅率」繳交,稅率由$100至4.25%不等;非首置者則為劃一15%。 |
| 額外印花稅 (SSD) | 3年內轉售物業的賣家 | 視乎持有年期,稅率為10%至20%。 |
| 買家印花稅 (BSD) | 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及公司買家 | 劃一15%。 |
舉例來說:一位香港永久性居民以首置身份購買一個價值600萬的物業,他需要支付的從價印花稅為$180,000 (3%)。但如果他不是首置身份,則需要支付高達$900,000 (15%)的印花稅!可見身份對稅務開支的影響極大。
🛡️ 按揭保險費:高成數按揭的「通行證」
對於首期資金不足,但供款能力穩健的買家來說, 按揭保險計劃(MIP)是實現置業夢想的重要工具。透過向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HKMC)購買按揭保險,買家可以向銀行申請更高成數的按揭(最高可達九成)。
當然,這份「通行證」是有成本的。保費的高低主要取決於按揭成數和還款年期,貸款額越高、年期越長,保費就越貴,費用可達貸款額的0.31%至5.29%不等。買家可選擇一次性付清,或將保費加借到按揭貸款中(稱為「加保」),分期攤還,但後者會產生額外的利息開支。
📅 持有成本初探:差餉、地租與管理費
買樓後,開支並未終止,而是轉化為持續的持有成本。這些費用雖然單次金額不大,但日積月累也是一筆可觀的支出。
- 差餉: 政府為提供公共服務(如警務、消防、潔淨等)而徵收的稅項,計算基礎是物業的「應課差餉租值」(即年租估值)的5%。
- 地租/地稅: 向政府或地主繳納的土地租金,計算基礎同樣是應課差餉租值的3%。
- 管理費: 用於大廈的日常維護、保安、清潔及設施營運等。費用以每平方呎計算,由每呎$1至$4不等,視乎樓齡、規模和會所設施而定。新業主通常還需預繳2-3個月的管理費按金。
📋 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小數目」:雜費清單
除了上述主要開支,還有一些零散費用需要納入預算:
- 水、電、煤按金: 開設賬戶時需繳付的按金。
- 裝修及傢俬費: 這是個豐儉由人的項目。一手樓通常附送基本裝修,可節省一筆;二手樓則可能需要預留較多資金進行翻新。
- 火險及家居保: 承造按揭的銀行會強制要求購買火險,而家居保險則保障家中財物,亦是建議購買的保障。
- 新樓雜費: 部分新盤可能會收取「特別基金」、「會所營運按金」、「清理廢料費」等一次性費用。
實戰演練:一個500萬物業的總開支預算
理論說了這麼多,讓我們來做個實戰演練。假設您是一位香港永久性居民,首次置業,購買一個價值500萬的二手單位,並申請八成按揭,還款期30年。您的總開支預算大概如下:
| 開支項目 | 計算方式 | 預算金額 (港元) |
|---|---|---|
| 首期款項 | 樓價 $5,000,000 × (1 – 80%) | $1,000,000 |
| 地產代理佣金 | 樓價 $5,000,000 × 1% | $50,000 |
| 從價印花稅 (第二標準) | 根據稅務局稅率表 ($4,428,572 至 $6,000,000) | $150,000 |
| 律師費及雜費 | 估算值 | ~$10,000 |
| 按揭保險費 | 貸款額 $4,000,000,30年期,8成按揭,保費率約4.19% (可加借) | ~$167,600 (可選擇加借) |
| 基本預算總額 (不計按保) | 首期 + 佣金 + 印花稅 + 律師費 | $1,210,000 |
*注意:以上計算僅為估算,實際費用可能因應個別情況、銀行及律師樓收費而有所不同。按揭保險費率亦會隨市況調整。
專家錦囊:如何精明規劃,避免預算超支?
面對如此繁多的開支,如何才能做到心中有數,避免臨門一腳才發現資金不足的窘境?
- 預留 contingency fund: 在總預算之外,額外準備一筆佔總開支約5-10%的「應急錢」,用以應對任何突發或未預見的費用。
- 貨比三家: 無論是律師費還是銀行按揭計劃,都應該多作比較。不同銀行提供的現金回贈和利率優惠,可以為您節省一筆可觀的費用。
- 善用按揭轉介: 尋求專業的按揭轉介顧問協助,他們能為您比較各銀行計劃,並爭取到更佳的利率和回贈條件,過程通常免費。
- 透徹理解合約: 在簽署任何文件前,特別是臨時買賣合約和佣金協議,必須逐字逐句細閱,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問清楚,保障自身權益。
推薦文章:樓宇按揭係咩?一文搞清置業玩法!
結論
置業是人生重要的里程碑,但絕非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從地產佣金到印花稅,再到各種雜費,每一筆開支都需要周詳的規劃和準備。希望透過本文的全面拆解,能幫助您撥開迷霧,清晰地看到整個置業成本的全貌。記住,充分的準備和精明的規劃,是您順利安居樂業的最強後盾。在踏出第一步前,請務必計算清楚,確保自己的財務狀況能夠穩健地承托起這個家的夢想。
FAQ 常見問題列表
- Q1: 買一手樓真的完全不用付地產佣金嗎?
- A: 對於買家而言,是的。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購買一手新盤的佣金是由發展商支付給地產代理的,買家無需直接支付。但這筆成本實際上已間接包含在樓價內。
- Q2: 如果簽了臨時買賣合約後「撻訂」,佣金還需要付嗎?
- A: 這取決於您簽署的《佣金協議》條款。大部分協議都會列明,若因買方原因導致交易無法完成,買方仍有責任支付協定的佣金。因此,簽約前必須極度審慎。
- Q3: 按揭保險費可以退還嗎?
- A: 如果您在指定期限內提早還清全部按揭貸款,是有機會獲得部分保費退還的。一般來說,在首年內還清可退回40%,第二年還清退回25%,第三年還清退回15%,三年後則不設退還。具體條款以按揭保險公司的最新公佈為準。
- Q4: 如何查詢物業的差餉及地租?
- A: 您可以透過香港政府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網站,輸入物業地址,便可查詢到該物業的應課差餉租值,從而估算出每季應繳的差餉及地租金額。
- Q5: 首置身份可以節省多少印花稅?
- A: 節省金額非常可觀。以一個600萬的物業為例,首置人士按「第二標準稅率」需付$18萬印花稅;而非首置人士則需按15%稅率支付$90萬,兩者相差達$72萬。因此,首次置業的身份非常寶貴。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300x169.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