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工作模式趨向彈性,愈來愈多香港人投身成為 Freelancer(自由工作者)。然而,彈性的背後,freelance 報稅的議題卻是許多人共同的煩惱。究竟 Freelancer 算不算自僱人士?應該報薪俸稅還是利得稅?又有哪些開支可以扣稅?這份終極指南將為你逐一拆解自僱人士報稅的各種疑問,從商業登記到freelance扣稅技巧,讓你清晰掌握整個報稅流程。
本文核心內容:
- Freelancer 與自僱人士的稅務定義
- 商業登記證的必要性與好處
- 利得稅 vs 薪俸稅:如何選擇最適合你的報稅方式
- 自僱人士可扣稅項目全清單
- 報稅時間線、文件準備及常見問題
Freelancer 等於自僱人士?稅務身份大解析
在稅務局的角度,判斷你是「僱員」還是「自僱人士」,並非單純看你的職位名稱。關鍵在於你與服務提供對象之間的「僱傭關係」。簡單來說,可以透過以下兩點快速判斷:
- 僱傭合約:對方有否與你簽訂僱傭合約(Employment Contract)?
- 強制性公積金(MPF):對方有否為你作出強積金供款?
如果兩個答案都是「否」,那麼無論你是被稱為 Freelancer、炒散、顧問,還是Slash族,在稅務上都屬於自僱人士。自僱人士是指在沒有任何僱傭關係下,透過買賣貨品、提供專業或個人服務來賺取入息的個體。常見例子包括:
- 私人補習老師
- 設計師、作家、翻譯員
- 的士司機、網約車司機
- 化妝師、攝影師
- 網店店主
freelance報稅第一步:商業登記證(BR)是必須嗎?
許多 Freelancer 的疑問是:「我只是自己接Job,也需要申請商業登記證(Business Registration Certificate,簡稱BR)嗎?」
根據香港《商業登記條例》,任何在香港經營業務的人士,都必須在開業後一個月內申請商業登記。這裡的「業務」包括為了圖利而從事的任何形式的生意、工藝、專業服務等。因此,絕大部分 Freelancer 都需要申請商業登記。
申請 BR 不僅是法律規定,更能帶來實質好處。專業會計師一般都會建議自僱人士盡早辦理,原因如下:
擁有商業登記證的好處 | 潛在風險 / 解釋 |
---|---|
✅ 擴大扣稅範圍 | 報利得稅時,所有為賺取業務利潤而產生的開支(如與客戶的應酬飯局、辦公用品)原則上都可扣稅,可扣除的項目遠比薪俸稅多。 |
✅ 申請政府資助 | 政府不時推出針對中小企的資助計劃(如疫情期間的「保就業」計劃),持有有效 BR 是最基本的申請資格。 |
✅ 避免法律責任 | 未有在規定時間內辦理商業登記,最高可被罰款 HK$5,000 及監禁 1 年。 |
✅ 維護銀行戶口穩定 | 頻繁地使用個人戶口收取大額業務款項,可能觸發銀行反洗黑錢監控機制,導致戶口被凍結。開設商業戶口則能公私分明。 |
商業登記豁免條件
當然,並非所有業務都必須辦理商業登記。若你的業務符合以下情況,有機會可獲豁免:
- 農業、園藝或漁業經營。
- 擦皮鞋的小生意。
- 純粹提供服務賺取利潤,且每月平均營業額不超過 HK$10,000。
- 其他類型業務(如買賣貨品),每月平均營業額不超過 HK$30,000。
注意:豁免申請需要向稅務局提出,並非自動生效。
報利得稅定薪俸稅?Freelancer 報稅方式全攻略
這是 freelance 報稅最核心的問題。你所需要申報的稅項,取決於你的收入性質。讓我們釐清兩者的分別:
薪俸稅 (Salaries Tax)
適用於僱員。無論是全職、兼職還是「炒散」,只要你是以僱員身份受僱於公司,由公司支薪和供 MPF,該收入便需繳納薪俸稅。部分公司聘請 Freelancer 時,雖然沒有長工合約,但仍會向稅務局填報「支付酬金給僱員以外人士的通知書」(IR56M 表格),這種情況下,Freelancer 也應申報薪俸稅。因此,記得向合作公司索取相關表格副本。
利得稅 (Profits Tax)
適用於自僱人士。如果你是自己業務的經營者(獨資或合夥),透過提供服務或買賣貨品賺取收入,而沒有僱傭關係,那麼你就需要為業務的利潤繳納利得稅。即使你沒有成立有限公司或領取商業登記證,只要有應評稅利潤,便有責任申報。
混合收入情況如何處理?
如果我本身有正職(薪俸稅收入),同時兼職接 Freelance 工作(利得稅收入),應該怎樣報稅?
答案是:兩者都需要申報。你需要在「個別人士報稅表」(BIR60)中,分別填寫你的薪俸稅收入(第 4 部)和獨資業務的利潤(第 5 部)。
慳稅選項:個人入息課稅 (Personal Assessment)
對於同時有不同收入來源,或業務出現虧損的自僱人士,「個人入息課稅」可能是一個更慳稅的選擇。這是一種評稅方法,讓你將所有應課稅的收入(薪俸收入、業務利潤、物業收入等)合併計算,然後再扣除個人免稅額、認可慈善捐款等。
- 好處:如果你的業務錄得虧損,該虧損可以抵銷你的其他收入(如薪金),從而減少整體稅款。
- 如何選擇:你無須自行判斷。只需在報稅表上選擇申請個人入息課稅,稅務局會自動計算出對你最有利的評稅方式(即繳稅較少的方式)。如果個人入息課稅會令你多繳稅款,稅務局便不會以此方式評稅。
精明慳稅:Freelancer 可扣稅項目清單
選擇申報利得稅的一大優勢,在於其廣泛的扣稅項目。根據《稅務條例》,所有為賺取應評稅利潤而付出的各項開支,均可獲准扣除。以下是常見的 freelance 扣稅項目:
開支類別 | 具體例子 |
---|---|
辦公場所開支 | 辦公室/工作室租金、管理費、差餉、水電煤費用、共享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費用。 |
營運及行政開支 | 電話費、上網費、購買電腦軟件、雲端服務月費、文具、商業保險。 |
交通及應酬 | 因公務需要的交通費、與客戶會面或洽談生意的餐飲娛樂費用。 |
專業費用 | 會計師、律師等專業服務費用、商標或專利註冊費。 |
自僱人士強積金供款 | 為自己作出的強制性及自願性強積金扣稅供款,均可作為營業開支扣除,上限請參考積金局最新公佈。 |
不可扣除的開支: 值得注意的是,家庭或私人性質的開支、資本性開支(如購買資產)、用於業務改進的成本、各種稅款(利得稅除外)等,則不能扣除。
freelance報稅時間線與文件準備
掌握正確的報稅時間和準備所需文件,是順利完成freelance報稅教學的關鍵一步。
報稅時間
- 報稅表發出時間:稅務局通常在每年 4 月份的第一個工作日向獨資業務經營者發出利得稅報稅表。
- 提交期限:一般需要在報稅表發出日起 1 個月內提交。若使用網上報稅(eTAX),通常可獲自動延期 2 星期。
- 收唔到報稅表? 如果你的總收入超過個人基本免稅額(2024/25 年度為 HK$132,000),即使未收到報稅表,也必須在課稅年度的評稅基期結束後 4 個月內(即 7 月 31 日前)書面通知稅務局。
文件準備與紀錄保存
作為自僱人士,你必須備存足夠的業務紀錄,以便在需要時能準確計算利潤和虧損。這些紀錄至少需要保存 7 年。
- 收入紀錄:所有開出的發票(Invoice)、收款紀錄、銀行月結單等。
- 開支紀錄:所有業務相關的單據、收據(Receipt)、已支付的賬單。
- 會計賬目:根據上述紀錄擬備的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雖然小生意未必需要聘請會計師,但清晰的賬目對準確報稅至關重要。
更多官方資訊,可參考香港稅務局關於自僱人士的指引。
❓ Freelance 報稅常見問題 (FAQ)
Q1: Freelance 收入不穩定,應該如何準備稅款?
建議開設一個獨立的銀行戶口處理所有業務收支,並養成習慣,將每筆收入的 15-20% 預留作稅款儲備。這樣到交稅時便不會大失預算。你也可以考慮申請稅務局的「儲稅券」計劃,分期儲蓄稅款。
Q2: 我同時有正職和 Freelance 收入,應如何報稅?
你需要在同一份「個別人士報稅表」(BIR60)上申報所有收入。在第 4 部分填寫你的受僱薪金收入,並在第 5 部分填寫你作為自僱人士(獨資業務)的利潤或虧損。稅務局會將兩者合併計算你的總應評稅收入。
Q3: 如果之前一直沒有申請商業登記,現在補辦會有什麼後果?
若主動向商業登記署補辦登記,通常態度良好,有機會獲酌情處理。但若被稅務局查核發現,則可能面臨罰款甚至監禁。因此,盡快補辦是明智之舉。
Q4: 作為自僱人士,強積金(MPF)應該如何處理?
自僱人士有法律責任登記參加強積金計劃,並作出供款。供款額為「有關入息」(總收入扣除開支)的 5%。為自己作出的強制性供款可以在計算利得稅時全額扣除,這也是一項重要的 freelance 扣稅項目。
Q5: Freelance 業務初期虧損,是否還需要報稅?
需要。即使業務在該年度沒有運作或錄得虧損,你仍須準時提交報稅表。在報稅表上如實申報虧損,該虧損額可以在未來年度的利潤中抵銷,從而減少將來的稅款。
結論
總括而言,freelance 報稅並不如想像中複雜。核心在於首先釐清自己的稅務身份(自僱人士),依法辦理商業登記,並養成良好習慣,妥善保存所有業務收支紀錄。在報稅時,清晰分辨薪俸稅與利得稅的申報要求,並善用所有合法的扣稅項目,是精明慳稅的關鍵。面對稅務事宜, proactive(主動積極)的態度遠勝於事後補救。希望這份指南能助你輕鬆駕馭報稅季,專注發展你的自由事業。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