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為體恤長者,設有多項福利津貼,其中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是最多人關注的項目之一。想為家中長者辦理長者生果金申請?面對複雜的長者生果金申請資格和文件要求,是否感到無從入手?別擔心,這份終極指南將為您拆解所有疑難。從2025年2月1日起,生果金金額已上調至每月$1,641,為長者的退休生活提供更實質的支持。本文將以專家角度,為您提供一站式的生果金申請懶人包,確保您能輕鬆、準確地完成每一個步驟。
生果金 vs 長者生活津貼:您適合邊一種?
在開始長者生果金申請流程前,很多申請人會將「生果金」與「長者生活津貼」(簡稱長生津)混淆。雖然兩者都是社會福利署為長者提供的福利,但其申請資格和津貼金額卻大有不同。最關鍵的分別在於,生果金不設入息及資產審查,而長生津則有嚴格的限額。以下圖表助您快速分辨,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津貼計劃。
項目 | 高齡津貼(生果金) | 長者生活津貼(長生津) |
🎯 申請年齡 | 70歲或以上 | 65歲或以上 |
💰 入息及資產審查 | 無需審查 | 需要,設有入息及資產限額 |
💵 每月津貼金額 (截至2024年2月1日) | $1,641 | $4,250 |
🔄 可否同時領取 | 不可以。申請人只能在生果金、長生津、傷殘津貼及綜援中選擇其中一項。 |
簡單來說,如果您或家人年滿70歲,不論收入或資產狀況如何,都可以考慮申請生果金。若年滿65歲但未滿70歲,並符合入息和資產要求,則可考慮申請金額更高的長者生活津貼。清晰了解兩者差異,是成功申請的第一步。
一文睇清!長者生果金申請資格
要成功申請生果金,必須符合社會福利署訂立的幾項基本條件。這不僅僅是年齡達標就足夠,還涉及居港規定等細節。以下為您逐點拆解長者生果金申請資格:
- ✅ 年齡要求:申請人必須年滿70歲或以上。
- ✅ 香港居民身份:已成為香港居民最少七年。
- ✅ 連續居港規定:在緊接申請日期前,必須已連續居港最少一年。
- ✅ 領款期間居港:在領取津貼期間,必須繼續在香港居住。
- ✅ 並無領取其他津貼:沒有同時領取長者生活津貼、傷殘津貼或綜援。
- ✅ 非在囚人士:並非受合法羈留或在懲教院所服刑。
專家提場:「連續居港一年」的規定有一定彈性。若在該年內因事離港不超過56天,仍會被視為符合規定。對於因病或工作等特殊情況需要長期離港的人士,下文將有更詳細的豁免說明。
5步完成生果金申請:由準備文件到成功過戶
了解資格後,便可進入實際操作階段。整個申請流程可歸納為五大步驟,只要跟足指引,準備好所需文件,過程便會相當順暢。以下是詳盡的長者生果金申請流程圖:
📝 步驟一:下載及填寫申請表格
申請人可於社會福利署官方網站下載「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表」。填寫時請使用黑色或藍色原子筆,字跡務求清晰正楷。若有錯漏,請直接劃線修改並在旁簽署,切勿使用塗改液。主要需填寫的部分包括:
- 第一部分:個人資料
- 第二部分:居港規定
- 第五部分:旅遊證件資料
- 第六部分:銀行帳戶資料
- 第九部分:聲明及保證
📂 步驟二:備齊長者生果金申請文件懶人包
文件準備是整個申請過程中最關鍵的一環,文件不齊會直接拖慢審批進度。請務必準備好以下文件的正本及副本:
長者生果金申請文件清單 | |
文件類別 | 文件範例 |
身份、年齡及居港證明 | 香港身份證、出生證明書等 |
銀行戶口證明 | 銀行存摺第一頁副本(需清楚顯示姓名及戶口號碼,只接受個人戶口) |
所有旅行證件 | 護照、回鄉證、特區護照、簽證身份書等,需複印載有個人資料及最近一年離港紀錄的頁面 |
📮 步驟三:選擇最方便的遞交方式
社署提供多種遞交申請的途徑,申請人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最便利的方式:
- 親身或委託遞交:申請人或親友可前往區內的社會保障辦事處辦理。
- 郵寄申請:將填妥的申請表連同證明文件副本,郵寄至所屬地區的社會保障辦事處。
- 網上申請:如申請人是「智方便+」用戶並已啟用數碼簽署功能,可直接在網上填寫及遞交電子表格,實現無紙化申請。
- 電話、傳真或電郵:亦可透過這些方式提出初步申請,社署職員會後續跟進。
⏳ 步驟四:耐心等候社署跟進與審批
遞交申請後,社署職員會審核文件。如有需要,可能會安排會面或家訪,以核實資料。完成所有調查程序後,社署會向申請人發出書面的「申請結果通知書」,明確告知申請是否獲批。
🎉 步驟五:成功領取津貼
一旦申請獲批,津貼會每月一次,定期存入申請人指定的個人銀行戶口。津貼的計算日期會由社署收到申請的日期,或申請人符合所有資格的日期起計算(以較後者為準)。
離港限制與豁免:如何避免津貼被中斷?
許多長者關心離港會否影響生果金發放。社署對此有清晰的「離港寬限」安排。只要受惠人在一個付款年度內(通常指每年4月1日至翌年3月31日),居港日數不少於60天,即使期間有短暫離港,仍可領取全年津貼。不過,前提是該年度的總離港日數不能超過305天(閏年為306天)。
重要提醒:如果受惠人在一個付款年度內,居港日數少於60天,則不享有任何離港寬限。津貼只會按其實際留港的日數計算發放。因此,有計劃長期離港的長者,務必留意此項規定。
在特殊情況下,部分離港日數可獲豁免計算。例如,申請人因需要在香港以外地區:
- 從事有薪工作,並能提供相關證明文件。
- 就醫,並能提供足夠的醫療證明及合理解釋。
若遇上述情況,社署署長可行使酌情權,豁免計算相關的離港日數,但申請人必須主動提交證明文件。
常見問題 (FAQ)
幾時可以最早提交長者生果金申請?
申請人最早可以在年滿70歲生日前的一個月內提交申請。在這種「預申請」的安排下,只要申請人一滿70歲及符合其他資格,津貼便會從其生日當天開始計算,確保福利無縫交接。
申請是否必須本人親自辦理?
不是。若申請人因健康問題,經醫生證明不便親自前往辦理,其申請可由社署署長委任一名「受委人」代為處理一切申請事宜及領取津貼,確保行動不便的長者同享福利。
津貼金額會否每年調整?
會的。政府會根據「社會保障援助物價指數」的變動,每年檢討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各項津貼金額,並作出相應調整。例如,2025年2月1日的金額上調,便是基於此機制,以確保津貼的購買力能追上通脹。
如果沒有個人銀行戶口可以申請嗎?
津貼發放的首選方式是透過銀行自動轉帳至申請人的個人戶口。社署不接受聯名戶口,是為了保障申請人的利益。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下,例如申請人因特殊困難無法開設個人戶口,社署會考慮作出特別安排,例如安排職員將現金直接送交申請人。但這屬於例外情況,建議申請人盡早開設個人戶口以便接收津貼。
如何聯絡社會保障辦事處?
如有任何關於長者生果金申請的疑問,可以致電社署熱線 2343 2255,或向就近的社會保障辦事處查詢。各區辦事處的地址和聯絡方式,可於社署網站查閱。
總結
總括而言,長者生果金申請的過程直接而清晰。只要申請人符合年齡及居港規定,並細心準備好所需文件,按照上述五大步驟進行,便能順利獲批津貼。這項免審查的福利是政府對長者貢獻社會的一份心意,能為退休生活增添一份保障。希望這份詳盡的指南能助您或您的家人一臂之力,輕鬆掌握申請訣竅,安享晚年。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