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稅年金是什麼?2025懶人包|原理、申請資格、稅務優惠一文看清

一、什麼是扣稅年金?

隨著生活成本上升、退休壓力加劇,「扣稅年金」成為香港市民近年越來越關注的儲蓄選項。不過,乍聽之下,扣稅與年金似乎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究竟什麼是「扣稅年金」?與一般儲蓄或保險有何不同?真的能夠節稅又能儲備退休金嗎?

簡單來說,「扣稅年金」是一種由保險公司提供、獲政府認可的長期香港年金產品,全名為「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Qualified Deferred Annuity Policy,QDAP)。只要購買此類產品並符合資格,每年可獲得最高港幣60,000元的個人入息稅扣除額。

此類產品於2019年正式推出,屬於稅務局與保險業監管局合作的退休規劃政策。目的在於鼓勵市民提早儲備退休資金,同時享有實質性節稅誘因。供款越多,節稅效果越大,確實吸引不少中產人士考慮。

*關鍵特色:

  • 屬於長期儲蓄保險產品,年金需延期至指定年齡(通常60歲後)才開始領取;
  • 供款期通常為5至10年不等;
  • 必須為獲保險業監管局認證的 QDAP,方可享有稅務扣除。

二、如何節稅?扣稅年金稅務原理解析

理解「扣稅年金」如何幫助您節稅,關鍵在於兩個相關項目:

  1. 合資格延期年金(QDAP)
    保險公司發售,並獲保險業監管局認可的產品,產品年期、供款方式及收益派發等必須符合政府規定。
  2.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
    屬於強積金計劃下的自願供款部分,同樣享有稅務扣除優惠。

根據現行稅例,納稅人每年就 QDAP 或 TVC 最多可申請港幣60,000元的入息稅扣除。兩者可合併使用,但扣除總額上限為60,000元。

舉例說明:
假設您的年薪為600,000元,原本應繳納稅款約25,000元。若您每年投保 QDAP 40,000元,並額外供款 TVC 20,000元,即可一次性減免入息稅基礎60,000元。根據您的邊際稅率(可能為10%或17%),可節省約4,000至10,000元的稅款。

注意事項:

  • 並非所有年金產品均為 QDAP,須確認保單是否獲保險業監管局認證;
  • 年金須延至60歲後開始領取,提前退保或終止合約可能喪失稅務優惠資格;
  • 產品一般不設中途提款,且存在潛在退保損失,流動性較低。

三、扣稅年金與其他儲蓄工具比較

市面上的理財產品種類繁多,究竟「扣稅年金」與其他常見儲蓄工具(如定期存款、儲蓄保險、強積金TVC)有何不同?以下比較表幫助您一目了然:

項目扣稅年金(QDAP)定期存款儲蓄保險強積金自願性供款(MPF TVC)
稅務扣除有,每年最多港幣60,000元有,與QDAP共用上限60,000元
回報穩定性中等,設有保證回報與非保證分紅低,利息受市場利率影響中等至高,視產品設計而定中低,與市場表現掛鈎
流動性低,資金鎖定至60歲後才可領取高,期滿即可取回本金及利息中低,多數需長期持有低,60歲或退休後才可提取
風險水平低至中,視產品選擇而定非常低(低風險)中等中等(受基金價格波動影響)
適合對象有收入人士,想節稅及儲備退休金保守投資者,短期儲蓄需求追求長線穩定增值者自僱人士或主動規劃退休金者

關鍵重點:

  • 若您的目標是節稅並為退休做準備,扣稅年金可與強積金自願性供款一併考慮,兩者各有優勢。
  • 需資金靈活調度者,定期存款或其他高流動性工具可能更為合適。
  • 若重視回報,可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考慮儲蓄保險或投資型年金。

雖然扣稅年金的「節稅」優勢明顯,但並非適合所有人。各類儲蓄工具定位不同,應根據您的財務目標、年齡及流動性需求謹慎選擇。

四、申請資格與條件|誰可以購買扣稅年金?

申請合資格延期年金計劃(QDAP)除了產品本身需符合稅務條件外,投保人亦須符合一定資格。以下為基本要求說明:

1. 投保人資格

  • 必須為香港稅務居民,且每年提交個人報稅表(如 IR56 或 BIR60)。
  • 無入息門檻,但需有「應課稅入息」方可申請稅務扣除。
  • 年滿18歲者可成為投保人;受保人通常為本人,但部分保單容許指定其他受保人。
  • 必須為人壽年金類別產品,不可用作純資產累積用途。

2. QDAP產品資格條件

並非所有年金計劃均具扣稅資格,僅符合以下要求的合資格延期年金(QDAP)方可獲稅務局認可:

  • 產品已登記為「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並獲保監局頒發 QDAP 認可標籤。
  • 最短供款期不少於5年(部分產品可選擇更長供款期)。
  • 最短年金支付期不少於10年。
  • 年金開始提取年齡須為50歲或以上。
  • 需包含一定比例的保證年金收益,不得全數為非保證回報(如分紅)。

3. 夫妻能否共同享有扣稅?

根據現行稅制:

  • 每位合資格納稅人每年可就 QDAP 保費申請最高港幣60,000元的稅務扣除。
  • 夫妻可分別投保,各自享有扣稅額度,毋須合併申請。
  • 但 QDAP 與強積金自願性供款(TVC)兩者合計的扣稅上限為每人60,000元。

例子說明:
若夫婦分別購買一年期保費為40,000元及50,000元的 QDAP 產品,合計可申請扣稅金額為90,000元(但每人扣稅額上限為60,000元)。

五、扣稅年金的好處與壞處

雖然扣稅年金(QDAP)係政府政策支持下推出的退休儲蓄工具,但未必適合所有人。以下從投資效益、稅務優惠、流動性等角度,全面拆解其優勢與潛在限制。

1、好處:穩定回報+即時扣稅

  • 可扣稅:每年最多可扣稅港幣$60,000(與TVC共用上限),即時減低稅負
  • 資金穩定增值:設有保證年金回報,可對沖市場波動風險
  • 退休規劃工具:年金支付期不少於10年,有助建立穩定退休現金流
  • 保險元素:部分年金產品設有身故賠償,對家庭具保障功能
  • 低風險產品:大部分由大型保險公司提供,風險等級相對溫和

2、壞處:回報低+流動性差

  • 回報率不高:保證年金回報通常低於2.5%,連同非保證回報亦難跑贏通脹
  • 長期鎖死:供款期至少5年、提取期10年,中途退保可能損失本金或手續費
  • 不具彈性:難以隨意增減供款,亦不能因短期資金需要隨時提款
  • 稅務優惠有上限:高收入人士每年只能扣稅最多$60,000,稅務效益有限
  • 費用結構複雜:產品多為傳統保險結構,可能包含高開支比與初期手續費

3、邊啱買?邊唔啱?|扣稅年金適合 vs 不適合人士

類別適合人士不適合人士
年齡層40歲以上、有退休儲蓄需要者20-30歲、資金需求彈性高者
投資目標希望穩定現金流、減稅追求高回報、有主動投資能力者
收入稅務情況有穩定入息、每年需交薪俸稅人士沒有應課稅入息或非納稅人
風險承受能力偏向保守、著重資產穩健增長者能接受高風險、熟悉股票或基金投資者

六、2025年最新政策與注意事項

扣稅年金計劃雖然屬長線儲蓄工具,但政策細節每年可能會有更新。2025年最新安排如下:

1、目前扣稅安排是否有變?

  • 每人每年最高可申請 港幣 60,000 元稅務扣除,維持不變
  • QDAP(合資格延期年金)產品清單 維持由保監局認可與更新,市面產品數量增加
  • QDAP與強積金自願性供款(TVC) 共用 60,000元上限,此項規定未有調整
  • 稅務申報表格(BIR60)中有指定位置申報年金保費,報稅便利度提升

📌注意:稅務局有權審核申報資料,建議保留保單證明與付款紀錄以供核實。

2、投保前要注意的細節

購買前應審慎留意以下事項,避免錯誤選擇產品或稅務扣除受限:

  •  並非所有年金產品均為 QDAP,務必確認是否具備「QDAP 認可標籤」
  • 產品需包含 最少10年年金支付期,否則不合稅務局規定
  • 不少產品屬「混合型回報」(保證+非保證),切勿只看潛在總回報
  • 每人扣稅上限為 60,000 元,即使供款超額亦不能全額扣稅
  • 若中途退保,回報及稅務扣除或會受影響,甚至損失本金

3、買不買好?實用建議

  • 適合有固定入息、稅務負擔較重人士用作 稅務規劃與儲蓄退休金
  • 適合追求 穩定退休收入 的人士,而非高回報投資者
  • 建議與 MPF、自願性供款 等工具一併考慮,達致資產分散與保障
  • 選購前應比較不同公司產品(年期、保證收益、回報機制),可考慮找獨立理財顧問協助評估

>>延伸閱讀:政府年金2025懶人包|申請資格、年金回報、壞處全面拆解

常見問題 FAQ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