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報稅季節,您是否清楚了解如何透過「供養父母免稅額」來合法地節省稅款?許多人對於同住父母免稅額的定義、供養父母免稅額條件感到困惑,甚至不清楚同住與非同住情況下的金額差異,因而錯失了慳稅的機會。本文將為您提供最完整的指南,詳細解析申請資格、不同情況下的免稅金額,並解答常見問題,讓您一次搞懂所有細節,輕鬆完成報稅。
目錄大綱
什麼是供養父母免稅額?
目的設立目的:鼓勵子女照顧年長父母
供養父母免稅額是香港稅務制度中一項重要的福利,旨在鼓勵納稅人照顧及供養年長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透過提供稅務寬減,政府期望能弘揚孝道,並減輕供養長者的家庭的經濟負擔。這項政策體現了對家庭價值的重視,讓您在盡孝心的同時,也能享受到實質的稅務優惠。
資格誰可以申請:納稅人的基本資格
只要您是香港的納稅人,並且有供養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您就有可能符合申請資格。這項免稅額不僅限於供養自己的父母,也適用於配偶的父母、祖父母及外祖父母。重要的是,您需要滿足下文將會詳述的各項條件,才能成功申索。
延伸閱讀:想全面了解香港的稅務制度及其他可扣稅項目?不妨閱讀我們的《香港薪俸稅計算2025:免稅額、扣稅項目與慳稅技巧解析》,掌握更多慳稅秘訣。
申請供養父母免稅額的3大核心條件
要成功申索供養父母免稅額,您的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必須同時滿足以下三大核心條件。任何一項不符合,都可能導致申請失敗。
1條件一:受供養父母的年齡要求
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項門檻。根據稅務局的指引,受供養的父母在該課稅年度內,必須滿足以下其中一項年齡或身體狀況要求:
- 年滿60歲或以上:這是最常見的情況,只要父母在課稅年度內任何時間年滿60歲,即符合資格。
- 年滿55歲但未滿60歲:如果父母年齡介乎55至59歲,則不能自動符合資格。您需要證明他們因年老或身體殘疾而無法工作。
- 未滿60歲但有資格領取傷殘津貼:如果父母未滿60歲,但根據政府的「傷殘津貼計劃」合資格領取津貼,則同樣符合申請條件。
2條件二:受供養父母的居住地要求
除了年齡,父母的居住地也是一個關鍵因素。他們必須「通常在香港居住」。那麼,稅務局如何界定「通常在香港居住」呢?
這並沒有一個絕對的硬性指標(例如每年必須在港居住183天)。稅務局會考慮個案的整體情況,包括:
- 他們留港日數的多少、到訪的頻密程度。
- 他們在香港是否有一個固定居所。
- 他們在海外是否有物業。
- 他們在香港或海外的業務、家庭及社交聯繫。
一般來說,如果父母長時間在香港生活,即使間中短暫離港旅遊或探親,通常也會被視為「通常在香港居住」。
3條件三:您的供養責任證明 (二選一)
最後,您必須證明自己對父母盡了供養責任。證明方式有以下兩種,您只需滿足其中一種即可:
- 提供供養費用:您在該課稅年度內,給予父母用以維持生活的金錢總額,不少於$12,000港元。
- 與父母同住:您與父母在該課稅年度內連續同住最少6個月,而期間沒有付出十足市值的租金。這就是所謂的「同住父母免稅額」的基礎條件。
同住 vs. 不同住,免稅額金額大不同!
了解了基本申請條件後,最實際的問題來了:到底可以慳多少稅?這取決於父母的年齡以及您是否與他們「全年同住」。同住父母免稅額遠高於基本免稅額,是慳稅的關鍵。
基本基本免稅額:符合基礎條件的金額
只要您滿足了上述的三大核心條件(年齡、居住地、供養證明),即使您沒有與父母同住,或者同住時間不足一整年,您都可以申索「供養父母免稅額」。
額外額外免稅額:全年同住的更高金額
如果您在該課稅年度的整段時間內都與父母同住,而沒有支付十足市值租金,您就可以申索更高的「供養父母額外免稅額」。這意味著,您可享有的總免稅額將會是「基本免稅額」與「額外免稅額」的總和,金額會翻倍。
總表2024/25課稅年度供養父母免稅額總表
為了讓您更清晰地了解不同情況下的免稅金額,我們整理了以下表格:
| 受供養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情況 | 基本免稅額 (HK$) | 全年同住的額外免稅額 (HK$) | 總免稅額 (HK$) |
|---|---|---|---|
| 每位年滿60歲 | $50,000 | $50,000 | $100,000 |
| 每位年滿55歲但未滿60歲 | $25,000 | $25,000 | $50,000 |
情境模擬:假設陳先生的父親今年65歲,全年與陳先生同住。那麼,陳先生便可以就其父親申索 $50,000(基本免稅額)+ $50,000(額外免稅額),合共$100,000的免稅額。如果陳先生的父親只是收取他$12,000生活費而沒有同住,則他只能申索$50,000的基本免稅額。
常見問題 (FAQ)
如果父母仍有工作或收入,我還可以申請免稅額嗎?
可以。稅務條例並沒有規定受供養的父母不能有任何收入。關鍵在於您是否實際上有「供養」他們。只要您能證明自己在該年度內曾給予他們不少於$12,000的生活費,或與他們連續同住至少6個月,即使他們有退休金、租金收入甚至仍在工作,您仍然符合供養的定義,可以申索相關免稅額。
兄弟姊妹可以同時申請同一位父母的免稅額嗎?如何分配?
不可以。就同一位受供養的父母,在同一個課稅年度內,只有一名子女可以申索其免稅額。稅務局不接受攤分或共享免稅額的安排。
因此,兄弟姊妹之間需要自行協商,決定由誰來申索。通常,會由收入較高、稅階較高的那一位來申索,這樣可以獲得最大的稅務效益。如果無法達成協議,則沒有人能夠成功申索。若協商後決定輪流申索,記得每年都要重新提交申請。
我應該如何準備證明文件,以證明「同住」或「提供供養費」?
您在填寫報稅表時,無需立即提交證明文件。但是,稅務局有權在日後抽查您的個案,要求您提供證明。因此,保留相關記錄是非常重要的。
證明「提供供養費」:
- 銀行轉賬記錄、月結單
- 支票存根
- 父母簽收的書面記錄
證明「同住」:
- 顯示您和父母姓名及同一住址的信件,如水電煤氣單、銀行月結單、政府部門信件等。
此免稅額是否也適用於配偶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是的,完全適用。只要您配偶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滿足上述所有條件(年齡、居住地、由您或您配偶供養),您就可以為他們申索供養父母免稅額。這項安排大大增加了已婚人士的稅務規劃彈性。
延伸閱讀:除了供養父母,如果您有子女,亦不要錯過子女免稅額的申請,進一步減輕您的稅務負擔。
總結
申索供養父母免稅額是每位納稅人都應了解的權利。在填寫報稅表前,只需簡單三步,即可判斷自己是否符合資格:
- 檢查父母年齡:確認他們是否已年滿55歲或60歲,或符合傷殘津貼資格。
- 確認居住地:確保他們通常在香港居住。
- 核實供養條件:計算您提供的生活費是否超過$12,000,或確認是否連續同住滿6個月,甚至全年同住以獲取更高免稅額。
提醒您在填寫報稅表前,仔細評估自身情況,與家人做好溝通,選擇最有利的申報方式。立即準備好相關文件記錄,善用這項免稅額,為自己合法慳稅!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jpg)
-300x169.jpg)
-300x169.jpg)
-300x169.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