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積金離職計算懶人包2025:ORSO歸屬比例、計算公式與MPF比較

你是不是正準備轉換跑道,卻對公積金(ORSO)離職後能拿回多少錢一頭霧水?擔心自己的權益會因為不了解公積金離職計算規則而受損嗎?尤其對於「歸屬比例」這個關鍵詞更是感到陌生。本文將為你提供最完整的「公積金 離職 計算」指南,從核心的「ORSO歸屬比例」到實際的計算範例,並深入分析其與強積金(MPF)的分別,讓你一篇搞懂所有細節,確保拿回應得的每一分錢。

什麼是公積金(ORSO)?跟強積金(MPF)有何不同?

在開始計算之前,我們首先要釐清一個基本問題:到底什麼是公積金(ORSO)?它和我們更為熟悉的強積金(MPF)又有什麼根本上的差異?

📘 公積金(職業退休計劃)的基本定義

公積金,全名為職業退休計劃(Occupational Retirement Schemes Ordinance, ORSO),是香港在MPF制度實施前已存在的一種由僱主自願設立的退休保障計劃。相對於強制性的MPF,ORSO計劃在供款、歸屬權益及提取安排上更具彈性,通常被一些歷史較悠久或規模較大的公司用作吸引和挽留人才的員工福利。想了解更多官方資訊,可以參考積金局的職業退休計劃概覽

📊 一張圖看懂:公積金 vs. 強積金核心差異比較表

為了讓你更清晰地理解兩者的不同,以下用一個表格來總結其核心差異:

比較項目 公積金 (ORSO) 強積金 (MPF)
性質 僱主自願設立 強制性法例規定
供款方式 按計劃規則而定,可純僱主供款,或雙方共同供款,比例較彈性 僱主及僱員均需作強制性供款,各為有關入息的5%
離職安排 僱員供款部分可全數取回;僱主供款部分需按「歸屬比例」計算可獲權益 所有累算權益(僱主及僱員供款)均即時100%歸屬於僱員,不可提取但需轉移至個人帳戶
提取年齡 按計劃訂明的退休年齡(通常為60或65歲),或符合離職等特定條件 年滿65歲,或符合法例訂明的六種特定情況

💡 為什麼有些公司提供公積金選項?選擇哪個對我更有利?

對於僱主而言,設立具有良好歸屬比例的ORSO計劃,能有效激勵員工長期服務。對於員工來說,如果計劃的條款優厚(例如僱主供款比例高、歸屬年期合理),長期留任可能比MPF獲得更豐厚的回報。反之,若你預期自己轉工頻繁,那麼權益即時100%歸屬的MPF可能更為適合。選擇前,務必仔細閱讀公司的退休計劃文件,或諮詢人力資源部門的意見。

公積金離職計算的核心:搞懂「歸屬比例」這個關鍵因素

要準確進行公積金離職計算,最關鍵的一步就是理解「歸屬比例」(Vesting Scale)。這可以說是你離職時能從僱主口袋裡拿走多少錢的「遊戲規則」。

🔑 什麼是歸屬比例(Vesting Scale)?為什麼它最重要?

歸屬比例,可以想像成一個「忠誠度獎勵機制」。它規定了你需要為公司服務多長年期,才能100%獲得由僱主供款所產生的累算權益。服務年資越長,你能「歸屬」或「擁有」的僱主供款比例就越高。這正是ORSO與MPF在離職計算上最核心的分別,因為MPF的僱主供款是100%即時歸屬的。

📈 常見的歸屬比例計算方式

每個公司的ORSO計劃都有其獨特的歸屬比例表,但最常見的是按服務年資遞增的「階梯式」計算。以下是一個常見的例子:

  • 服務滿3年:可獲歸屬權益 30%
  • 服務滿4年:可獲歸屬權益 40%
  • 服務滿5年:可獲歸屬權益 50%
  • 服務滿10年或以上:可獲歸屬權益 100%

注意: 這僅為示例,你的公司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規定,例如可能服務滿5年即可100%歸屬,或設有更長的年期。因此,核實自己公司的具體條款至關重要。

🔍 如何查詢自己公司的公積金歸屬比例表?

要獲取最準確的資訊,你可以透過以下途徑:

  1. 查閱員工手冊或入職文件:通常在入職時,公司會提供有關退休金計劃的詳細文件。
  2. 聯繫人力資源部(HR):直接向HR查詢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3. 登入退休金計劃管理公司網站:你的公積金通常由第三方信託公司管理,你可以登入其提供的網上平台查閱個人帳戶詳情及計劃章程。

手把手教你!公積金離職可領取金額計算公式

了解了歸屬比例後,我們就可以進入實戰計算環節了。整個計算過程可以拆解為以下幾個簡單步驟。

第一步:確認你的服務年資與對應的歸屬比例

首先,準確計算出你到離職日為止的總服務年資,然後根據公司的歸屬比例表,找出你對應的歸屬百分比。例如,如果你服務了5年半,而公司規定滿5年即可獲得50%,那麼你的歸屬比例就是50%。

第二步:區分「僱員供款」與「僱主供款」部分

你的公積金帳戶結餘通常由兩大部分組成,計算時必須把它們分開處理:

  • 僱員部分:這是你自己每月從薪金中扣除供款的部分。無論你服務年資多長,這部分的本金及其產生的所有投資收益,都100%屬於你,離職時可以全數取回。
  • 🧮 僱主部分:這是公司為你作出的供款。離職時你能拿到的金額,需要透過以下公式計算:
    僱主供款部分的(本金 + 投資收益) x 你的歸屬比例 = 你可領取的僱主部分金額

🏢 實際案例試算:服務5年你能拿多少?

假設有以下情景:

  • 服務年資: 5年
  • 公司歸屬比例: 服務滿5年可獲 50%
  • 離職時帳戶結餘:
    • 僱員供款部分(連收益):HK$100,000
    • 僱主供款部分(連收益):HK$120,000

計算方法如下:

1. 可領取僱員部分: HK$100,000 (100%全取)

2. 可領取僱主部分: HK$120,000 x 50% = HK$60,000

3. 總計可領取金額: HK$100,000 + HK$60,000 = HK$160,000

在這個例子中,僱主供款部分餘下的HK$60,000($120,000 – $60,000)將會被公司收回,這就是所謂的「沒收權益」。

離職後,如何提取我的公積金?

計算清楚金額後,下一步就是處理提取事宜。整個流程雖然不算複雜,但其中有一個重要概念——「最低強積金利益」(MMB)需要特別留意。

📄 申請提取所需文件與基本流程

一般而言,在你提出辭職後,公司HR會向你提供一份申索表格。你需要填妥個人資料、選擇累算權益的處理方式,並連同身份證副本等文件交回。信託公司在收到所有文件並核實無誤後,一般會在一個月內將款項以支票或銀行轉帳方式支付給你。

🛡️ 什麼是「最低強積金利益」(Minimum MPF Benefits, MMB)?

這是為了確保ORSO計劃成員的退休權益,不會少於MPF制度下的法定標準而設立的機制。簡單來說,MMB是從你的公積金帳戶中,計算出一個等同於在MPF制度下應有的最低累算權益金額。這筆MMB金額必須像MPF一樣被「保存」起來,不能在離職時以現金形式提取,直至你年滿65歲或符合其他法定提取條件。

MMB的計算相對複雜,但原則上是你離職時可獲取的歸屬權益,與按MPF法例計算的強制性供款累算權益比較,以較低者為準。信託公司會為你自動計算好,你只需決定如何處理這筆資金即可。

🔄 處理MMB的三種方式

對於計算出來的MMB部分,你有以下三種選擇:

  1. 轉移至你的個人MPF帳戶:這是最常見的做法,將MMB轉入你現有或新開立的強積金個人帳戶中繼續投資。
  2. 轉移至新僱主的ORSO計畫:如果你的新公司同樣設有ORSO計劃,你可以選擇將MMB轉入新計劃中。
  3. 保留在原有的ORSO計劃:在符合計劃條款的情況下,你也可以選擇將MMB保留在原有的ORSO計劃的保留帳戶內。

而超逾MMB的歸屬權益部分,你則可以選擇以現金形式提取。

常見問題 (FAQ)

❓ 轉換工作時,我的公積金可以帶著走嗎?

公積金(ORSO)不像強積金(MPF)那樣具有完全的「可攜性」。當你離職時,你需要根據上述規則結算你的權益。你可以提取或轉移你應得的部分(包括MMB),但計劃本身是跟隨僱主的,不能直接「帶」到新公司。你需要了解你的轉工理財規劃,妥善處理這些資產。

❓ 如果服務年資很短,是不是一毛錢都拿不到?

這是一個常見的誤解。即使你的服務年資未達到歸屬比例的最低門檻(例如公司規定服務滿3年才有歸屬權益,而你只做了2年),你仍然可以100%取回自己供款的本金及收益。你只是無法獲得任何由僱主供款所產生的權益而已。

❓ 公積金的領取金額需要繳稅嗎?

根據香港稅例,從獲承認的職業退休計劃中收取的款項,若超過「相稱利益」的上限,便可能需要繳納薪俸稅。不過,對於絕大多數因離職而提取的公積金,只要是按照歸屬比例計算出來的金額,通常都不會超出此上限,因此大部分情況下是無需繳稅的。但如果涉及特殊情況或金額巨大,建議諮詢專業稅務顧問。

❓ 整個提取流程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從你向公司提交所有必需的申索文件起計,信託公司一般需要約4至6個星期來處理申請、計算結算金額及安排付款。具體時間可能因應個別信託公司的處理效率而異。建議在離職前向HR查詢預計的處理時間,以便更好地規劃個人財務。

總結

總括而言,公積金離職計算的核心在於清晰理解並掌握自己公司的「ORSO歸屬比例」規定。離職時,你的個人供款部分永遠是100%屬於你,而僱主供款部分則需要根據你的服務年資,乘以對應的歸屬百分比來確定可獲取的金額。同時,切記當中計算出來的「最低強積金利益」(MMB)需要按強積金條例處理,不能直接提取現金。

在規劃每一次職業轉變時,花時間深入了解公司的退休金計劃,不僅是對自己辛勤工作的尊重,更是保障未來退休生活的重要一步。如果你正準備離職,不妨立即找出你的公積金計劃文件,按照本文的步驟,親手為自己的權益算一算吧!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