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強積金(MPF)是大多數僱員的主要退休儲蓄工具。根據法例規定,強積金一般須年滿 65 歲方可提取。不過,若符合某些特定情況,如提早退休或永久離港,也可以依法提前處理強積金。
講經MAN將全面介紹各種合法「提取強積金程序」,包括退休與提早提取的具體步驟(提取強積金步驟)、所需文件與注意事項,協助你按情況順利提取積蓄,避免因資料不全或程序不當而延誤處理。
目錄大綱
一、退休提取強積金程序|65歲退休人士應如何處理 MPF?
當你年滿 65 歲,便可依法提取強積金,這是最常見也最直接的提取情況。此類申請程序相對簡單,亦不需提交特別證明,只需完成指定表格並提供身份證明文件。
【提取強積金步驟一覽】
- 聯絡你的強積金受託人(如宏利、富達、滙豐等),查詢並索取「退休提取申請表格」;
- 填妥表格,包括選擇提取方式(一次性全數提取或分期提款);
- 提交所需文件:
- 香港身份證副本;
- 強積金帳戶資料(可透過網上平台或月結單查閱);
- 等候處理:一般需時約 10 至 30 個工作天不等,視乎受託人安排;
- 款項轉賬入戶口。
提取方式可選:
- 一次性全數提取;
- 分期提取(部分受託人支援定期提款);
- 保留於帳戶內繼續投資(非強制,但需與受託人確認有否費用)
提示:若你名下有多個強積金帳戶,應先整合至同一帳戶,以免多次申請及拖延提取時間。
二、提早提取強積金步驟|六種法定情況及文件要求
除正式退休外,強積金制度設有六種法定情況,容許合資格人士在 65 歲前提取強積金。以下分別列出每種情況的資格條件、所需文件,以及完整的提取強積金步驟。
1. 年滿60歲並永久停止工作(提早退休)
提取強積金步驟:
- 聯絡你的強積金受託人,索取《提早退休申請表》;
- 填妥表格,選擇提取方式;
- 準備以下文件:
- 香港身份證副本;
- 「永久停止工作」的法定聲明書;
- 提交文件與表格,可親身、郵寄或透過網上平台;
- 等候處理(一般約 10–30 個工作天),再將款項轉入你指定的銀行戶口。
注意事項:
- 若日後重返工作崗位,日後的供款不可再次提早提取。
2. 永久離開香港
提取強積金步驟:
- 向你的受託人查詢並索取《永久離港申請表》;
- 預約宣誓服務,準備法定聲明書(通常須面見律師、公證人或宣誓官);
- 準備文件:
- 香港身份證副本;
- 法定聲明書(宣稱已/將永久離港);
- 輔助證明如移民批文、海外簽證、機票等;
- 遞交表格及文件,視受託人而定或需面見;
- 獲批後,一次性提取強積金。
注意事項:
- 原則上只能申請一次;
- 不適用於短期離港、工作假期或外地留學。
3. 完全喪失工作能力
提取強積金步驟:
- 索取「因喪失工作能力而提取 MPF」申請表;
- 前往註冊專科醫生診斷並填寫醫療證明(需受託人指定格式);
- 準備以下文件:
- 香港身份證副本;
- 醫生證明書;
- 提交表格與證明文件;
- 經醫學審核後,資金會轉入你的戶口。
注意事項:
- 由註冊專科醫生簽發可提升通過機率;
- 不同受託人對醫療報告有效期可能有不同要求。
4. 小額結餘(少於HK$5,000)
提取強積金步驟:
- 聯絡受託人,申請「小額帳戶提取」表格;
- 準備以下文件:
- 香港身份證副本;
- 過往12個月無供款記錄證明(可由受託人提供);
- 帳戶結餘報告或月結單;
- 聲明書,表明你已停止工作且沒有其他 MPF 帳戶;
- 遞交文件並等待審核;
- 成功後將款項提取。
注意事項:
- 僅限單一帳戶適用;
- 有其他 MPF 戶口將不符合資格。
5. 死亡(由遺產代理人申請)
提取強積金步驟:
- 由遺產代理人向死者所屬受託人索取「身故提取申請表」;
- 準備以下文件:
- 死亡證明書;
- 遺產管理書或授權書;
- 申請人身份證明;
- 遞交資料後,由受託人處理;
- 強積金作為遺產處理,轉交遺產管理人。
注意事項:
- 若死者有遺囑,須由遺囑執行人辦理;
- 如屬無遺囑情況,需先完成遺產承辦程序。
三、電子提取強積金新趨勢|是否可網上申請?
隨著退休理財流程逐步數碼化,香港的強積金制度亦正邁向全面電子化。除了個別受託人提供網上提取申請渠道外,政府主導的 eMPF 平台 已分階段推行,預計將統一整個強積金生態系統,進一步簡化提取強積金程序。
什麼是 eMPF 平台?
eMPF 是由強積金管理局(MPFA)牽頭開發的中央電子平台,旨在整合所有 MPF 受託人的管理與服務,為用戶提供單一界面處理供款、轉戶及提取強積金等事宜。
eMPF 平台特點:
- 將逐步接管全港 13 間強積金受託人的日常操作
- 提供「一站式帳戶查閱、整合及提取」功能
- 用戶可直接在平台內申請提取強積金,無須再分別登入各受託人平台
- 預期 2025 年底前全面接入
目前接入進度(截至2025年7月):
- 宏利(Manulife)、中銀保誠、AIA、Invesco 等已陸續完成遷移
- 滙豐與富達預計稍後階段接入
🆚 網上 vs 書面申請提取強積金流程比較
項目 | 網上申請(包括 eMPF 或受託人平台) | 書面申請(傳統方式) |
提交方式 | 登入帳戶平台,電子填表與上傳證明 | 郵寄/親身遞交紙本表格與副本 |
便利性 | 可隨時隨地處理,較快速 | 需打印、簽名、準備正本 |
處理時間 | 快至 7–14 個工作天(視乎平台) | 一般 10–30 個工作天 |
身份驗證方式 | 密碼+雙重認證(如 OTP、面容識別) | 身份證副本+原件核對(部分情況) |
常見限制 | 系統未支援所有特殊提取類型(如永久離港仍需宣誓) | 靈活處理複雜情況,但手續繁複 |
建議:
- 若屬於普通退休或小額提取,可優先考慮電子申請;
- 如涉及永久離港、死亡申請等複雜程序,仍建議先向受託人確認文件要求,再決定申請方式。
哪些受託人已支援電子提取申請?
目前部分受託人已開放自行平台或流動應用程式申請,包括:
- 宏利 MPF:提供完整網上提取流程,支援聲明上傳與電子簽署
- 富達 MPF:支援網上填表與身份驗證(需註冊帳戶)
- 滙豐 MPF:提供網上預約及文件提交功能,但部分類型仍需親身交表
- eMPF 已支援受託人(如中銀保誠):可透過 eMPF 平台統一提交
電子申請注意事項與安全提示
- 確保身份驗證通過:包括手機號碼認證、雙重驗證碼、e-證書等。
- 使用官方渠道:避免透過第三方網站或代理進行申請,以免資料外洩。
- 準備掃描副本:如身份證、聲明書、醫療報告等,需按格式上傳。
- 建議提前下載填表樣本:熟悉所需資料與格式,避免中途卡關。
四、提取強積金常見誤解與風險提示
儘管「提取強積金程序」在受託人指導下相對明確,但不少申請人仍會遇上處理延誤或申請被拒的情況,很多時源自對制度的誤解。以下是幾項常見誤區與風險提醒:
1. 誤以為「永久離港」等同短期出國
永久離港需經法定宣誓並提交具體證明(如移民簽證、海外身份證明),並不包括工作假期、外地留學或短期外派工作。如事後被查出未實際離港,MPFA 有權要求追回已提取款項。
2. 忽略申請文件的細節要求
例如醫生證明必須由註冊專科醫生簽署,否則可能不被接受;遺產代理人若未持有正式授權書,亦不能代辦死亡提取。
3. 認為可以部分提取強積金
現行法例規定,只有在特定情況下(如分期提取選項)才可安排逐次提款。一般情況下,成功申請後會一次性提取全部資產。
4. 忘記整合帳戶
不少人任職多間公司後留下多個 MPF 帳戶,若在提取前未整合,有機會需多次申請,甚至漏掉某些帳戶的申請,延誤資金到手時間。
5. 忽視提早提取對退休保障的影響
一旦提早提取,未來就無法再提取該部分供款,除非再次符合法定條件。特別是提早退休人士,應衡量現時資金需要與未來老年收入的平衡。
五、總結:提取強積金程序要點整理
無論你是已屆退休年齡,或因特別原因需要提前處理強積金,清楚了解每種情況下的提取強積金程序與步驟,是加快審批與確保資金安全的關鍵。
提取程序總結一覽:
情況 | 提取強積金步驟概要 | 所需文件重點 |
正式退休(65歲) | 交表 → 提交身份證 → 等候轉賬 | 香港身份證 |
提早退休(60歲+不再工作) | 聲明永久停工 → 交表 → 收款 | 停工聲明 |
永久離港 | 宣誓 → 提交移民證明 → 收款 | 宣誓聲明+海外文件 |
喪失工作能力 | 醫生證明 → 提交申請 → 收款 | 醫療報告 |
小額結餘 | 無供款一年+戶口少於$5,000 → 申請 | 聲明+結餘報告 |
死亡 | 由遺產代理人申請 → 法定處理 | 死亡證、授權書 |
建議:提早整合帳戶、主動查詢受託人申請表格與支援方式,避免耽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