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積金自願性供款攻略:3種供款方式比較、扣稅上限及優缺點

單靠每月的強制性強積金供款,真的足夠應付未來數十年的退休生活嗎?面對通脹壓力及越來越長的人均壽命,這可能是許多香港打工仔心中的一大疑問。想為退休生活多添一份保障,強積金自願性供款(Voluntary Contributions, VC)便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項。它不僅能幫助您加快累積退休資本,善用強積金自願性供款扣稅優惠,更能為您帶來意想不到的稅務好處。本文將為您深入剖析三種主要的自願性供款方式,助您規劃更安穩的未來。

為何要考慮作出強積金額外供款?

強積金(MPF)是香港市民退休保障的基石,但僅僅依賴僱主及僱員各5%的強制性供款,所累積的金額未必能完全覆蓋理想的退休生活開支。根據官方數據,不少人的強積金結餘與理想退休金額仍有一定距離。因此,及早開始作出額外的自願性供款,是彌補潛在資金缺口,實現豐盛退休的明智之舉。

額外供款的核心優勢在於「複利效應」。您投入的每一筆額外資金,都會透過長線投資不斷滾存增值。越早開始,雪球就能滾得越大,最終的回報也越可觀。這好比為您的退休金摩天大廈打下更穩固的地基,讓您未來可以安心無憂。

強積金自願性供款的三大類型深度解析

市場上主要有三種自願性供款方式,它們在操作、靈活性和稅務優惠上各有不同。了解它們的特性,才能找到最適合您個人財務狀況和儲蓄習慣的方案。

1. 供款帳戶自願性供款 (Regular Voluntary Contributions)

這是最直接方便的一種方式。顧名思義,您可透過現任僱主,在現有的強積金供款帳戶內,作出強制性供款以外的額外供款。款項會像強制性供款一樣,每月從您的薪金中自動扣除並存入帳戶。

  • 操作方式: 需透過僱主安排,填寫相關表格設定每月供款金額。
  • 適合人群: 追求簡單便捷、希望建立規律儲蓄習慣的打工仔。由於每月自動扣款,能有效達到「強迫儲蓄」的效果。
  • 優點: 無需開設新帳戶,管理上非常方便,所有供款紀錄一目了然。
  • 限制與注意: 提取規則通常與強制性供款部分掛鈎,即一般需待65歲退休或符合法定特定情況(如永久離開香港、完全傷殘等)才能提取。此外,更改供款金額或停止供款都必須經由僱主處理,靈活性較低,且不享有任何稅務扣除
2. 特別自願性供款 (Special Voluntary Contributions, SVC)

如果您追求更高的自主性和靈活性,特別自願性供款會是更佳選擇。您可以繞過僱主,直接向任何一家您心儀的強積金受託人開立一個獨立的SVC帳戶。

  • 操作方式: 自行選擇強積金計劃提供者並開設SVC帳戶,可隨時一次性或不定期地存入資金。
  • 適合人群: 收入不穩定人士(如自由工作者、佣金為主的前線人員)或希望對個人投資有更大掌控權的投資者。
  • 優點: 極高的靈活性,可按個人現金流狀況隨時供款,金額不限。提取安排亦較自由,通常可按計劃條款隨時提取結餘,無需等到退休年齡。您亦可以將此視為一個中長期的投資儲蓄工具。
  • 限制與注意: 由於需要另開戶口,管理上或需多花心神。其高度靈活性對於自律性不高的儲蓄者而言,可能難以持之以恆。與供款帳戶VC一樣,SVC的供款同樣不能用作稅務扣除

💡 專家提示:管理多個MPF戶口感煩惱?

隨著轉工次數增加,不少人會擁有多個個人帳戶。有效整合強積金帳戶能讓您更清晰地掌握自己的退休資產,方便部署投資策略。想了解更多整合步驟和好處,可以參考退休或提前提取強積金步驟與所需文件詳解

3.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 (Tax Deductible Voluntary Contributions, TVC)

TVC是近年政府為了鼓勵市民加強退休儲備而推出的具稅務優惠的供款方式。與SVC相似,您需要自行向強積金受託人開立一個TVC帳戶,但其最大賣點是供款額可以用作薪俸稅或個人入息課稅的扣除。

  • 操作方式: 開設指定的TVC帳戶後,可隨時作出不定期或定額供款。
  • 適合人群: 希望同時為退休儲蓄並享受稅務優惠的納稅人,特別是稅階較高的人士,節稅效果更為顯著。
  • 優點: 每年最高可有HK$60,000的稅務扣除額(此額度為TVC與合資格延期年金保費的合併上限)。假設您的邊際稅率為17%,盡用此額度最高可節省HK$10,200稅款。供款安排靈活,且可隨時將結餘轉移至其他計劃的TVC帳戶。
  • 限制與注意: 這是最關鍵的一點,TVC的供款具有鎖定期,必須存放至65歲退休時方可提取(除符合法定特定理由)。這意味著資金的流動性較低,供款前必須確定該筆資金為閒置的長期資金。

一張表看清:三種強積金自願性供款大比拼

為了讓您更清晰地比較三者的分別,我們整理了以下表格:

比較項目 供款帳戶自願性供款 特別自願性供款 (SVC)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 (TVC)
帳戶開設 無需另開帳戶,沿用現有供款戶口 需自行向受託人開設新SVC帳戶 需自行向受託人開設新TVC帳戶
供款方式 透過僱主每月從薪金扣除 自行隨時供款,不限金額和時間 自行隨時供款,不限金額和時間
靈活性 較低,更改需通知僱主 極高
提取條件 通常需滿65歲或符合法定理由 按個別計劃條款,可隨時提取 需滿65歲或符合法定理由
稅務優惠 沒有 沒有 (每年上限$60,000)

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自願性供款方案?

面對三種選擇,該如何決策?這並沒有絕對的「最好」,只有「最適合」。您可以根據以下幾個情境進行思考:

  • 情境一:如果您是「月光族」,但又想為未來儲蓄…

    建議選擇:供款帳戶自願性供款。
    透過僱主每月自動扣款,可以養成規律儲蓄的習慣,避免不必要的開支。雖然靈活性較低,但這種「半強制」的方式對自制力稍遜的人來說,反而是有效的儲蓄策略。

  • 情境二:如果您是高收入人士,每年都為稅單煩惱…

    建議選擇:可扣稅自願性供款 (TVC)。
    這是您的不二之選。將部分資金投入TVC,既能為退休增值,又能實質地減輕稅務負擔,一舉兩得。只要確保這筆錢在65歲前無需動用即可。

  • 情境三:如果您是收入不穩定的自由工作者或有多餘閒錢想靈活投資…

    建議選擇:特別自願性供款 (SVC)。
    SVC提供最大的靈活性。您可以在收入充裕時多作供款,手頭緊時則暫停,完全由自己掌控。同時,資金可隨時提取的特性,亦能應對不時之需,兼具儲蓄和應急的作用。

💡 延伸閱讀:懶人投資法

對於不擅長投資或沒時間打理的您,強積金的「預設投資策略」(DIS)提供了一個收費具上限且隨年齡自動降低風險的投資方案。想了解更多?不妨閱讀自僱人士強積金戶口:由開戶、供款計算到扣稅優惠一篇搞掂

🤔 常見問題 (FAQ)

Q1:我可以在同一時間進行多種自願性供款嗎?

絕對可以。這三種自願性供款方式互不排斥。例如,您可以透過僱主進行定額的「供款帳戶自願性供款」,同時開設一個TVC帳戶以享受稅務優惠,若有額外獎金或收入,再存入SVC帳戶作靈活投資。

Q2:強積金自願性供款的投資選擇與強制性供款有何不同?

一般來說,在同一個強積金計劃下,自願性供款與強制性供款的基金選擇是完全相同的。您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自由地將自願性供款部分投資於計劃內任何基金,如股票基金、債券基金或混合資產基金等。

Q3:如果我轉工,我的供款帳戶自願性供款會怎樣處理?

當您離職時,您舊有供款帳戶內的自願性供款部分會連同強制性供款的累算權益,一同轉移至您強積金個人帳戶內。您可以選擇將其轉移至新僱主的強積金計劃,或保留在個人帳戶中繼續投資。

Q4:TVC的$60,000扣稅上限是如何計算的?

這個$60,000的額度是TVC供款與「合資格延期年金保費」共享的。例如,若您在該課稅年度已支付了$20,000的合資格年金保費,那麼您就只剩下$40,000的額度可用於TVC扣稅。您應在報稅時,在報稅表上分別填報兩者的實際支付金額。

Q5:自願性供款的錢會虧損嗎?

會的。所有強積金供款(不論強制或自願)都是一項投資。除非您選擇投資於保證基金或保守基金等低風險選項,否則帳戶結餘會隨市場波動而升跌。因此,您必須承受一定的投資風險。更多官方資訊可參考積金局網站

總結:踏出增值退休儲備的第一步

強積金自願性供款是強化退休保障的有效工具。它並非複雜的金融產品,而是一種紀律性的儲蓄與投資策略。關鍵在於了解不同方案的特性,並結合自身的財務狀況、儲蓄習慣和退休目標,作出最明智的抉擇。無論是選擇穩定儲蓄、靈活投資還是稅務優惠,及早行動,利用複利的力量,您就能為自己的黃金歲月打下更堅實的基礎。新的一年,正是檢視個人財務規劃,為未來踏出重要一步的最佳時機。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