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稅強積金2025指南:12大扣稅攻略與TVC慳稅秘技

又到每年「綠色炸彈」來襲的季節,處理報稅事宜總讓人頭痛。要在云云項目中準確無誤地完成報稅,同時又想善用所有扣稅額,的確是一門學問。當中,報稅強積金 項目是每位打工仔最基本、也最容易忽略細節的一環。很多人以為只需將僱主提供的數字直接填上便完事,但其實當中暗藏不少慳稅玄機。本文將以專家角度,為您深入剖析強積金扣稅的各項細則,從基本強制性供款、強積金扣稅上限,到進階的自願性供款扣稅(TVC)策略,助您在2025年報稅季中,做到滴水不漏,合法地將稅務負擔減至最低。

文章重點預覽:

  • 強積金強制性供款扣稅基礎與上限詳解
  • 解構「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 如何額外慳稅高達 HK$60,000
  • 普通自願性供款 (VC) vs.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 (TVC) 終極比較
  • 報稅表填寫實戰教學,避免常見錯誤
  • 多個戶口、Freelance 收入等特殊情況的處理方法

強積金報稅基礎:哪些供款可以扣稅?

首先,我們必須理解並非所有放入強積金戶口的錢都能扣稅。根據香港《稅務條例》,目前只有「強制性供款」及「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 兩大類可享稅務扣除。讓我們逐一拆解。

💰強制性供款:最基本的扣稅項目

這是最常見的扣稅部分。無論是全職還是兼職員工,只要月薪達到 HK$7,100,僱主和僱員便須各自按僱員「有關入息」的5%作出強制性供款。這筆由僱員自己薪金中扣除的5%供款,便是可用作扣稅的部分。

扣稅額計算方式:

  • 供款上限: 現時僱員的「有關入息」上限為每月 HK$30,000。換言之,即使你月薪超過 HK$30,000,每月最高的強制性供款額仍為 HK$1,500 (HK$30,000 x 5%)。
  • 全年扣稅上限: 因此,每個課稅年度的強制性供款最高扣稅額為 HK$18,000 (HK$1,500 x 12)。
  • 低收入人士注意: 如果你的月薪低於 HK$7,100,由於法例規定你無需作出僱員部分的強制性供款,因此你便沒有可申報的強積金扣稅額。

值得注意的是,僱主為你作出的5%供款,雖然不用在你薪俸稅中處理,但僱主可將其作為營運開支,以扣減公司利得稅。

進階慳稅策略:自願性供款與TVC大不同

除了雷打不動的強制性供款,許多人為了加強退休儲備,會考慮作「自願性供款」。但這裡必須釐清一個極其重要的概念:普通的自願性供款與「可扣稅」的自願性供款,在稅務上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普通自願性供款 (VC):靈活但不可扣稅

普通自願性供款 (Voluntary Contributions, VC) 是指你與僱主協商,在強制性供款以外,額外從薪金中扣除一定比例或金額,投放到你現有的強積金戶口。雖然這能增加你的退休儲蓄,但這部分的供款是完全不能用作扣稅的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 (TVC):專為慳稅而設的增值選項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 (Tax Deductible Voluntary Contributions, TVC) 是政府為鼓勵市民及早規劃退休而推出的稅務優惠措施。它與VC最大的分別在於:

  • 獨立戶口: TVC供款是存入一個你自行選擇強積金計劃並開立的獨立TVC戶口,而非你現有的僱員供款戶口。
  • 扣稅額度: TVC的供款額可享稅務扣除,每年的扣稅上限為 HK$60,000。這個額度是與「合資格延期年金保費」(QDAP) 合併計算的。
  • 鎖定年期: 與強制性供款一樣,TVC的供款需鎖定至65歲退休時才能提取(符合法例訂明的特定情況除外)。

簡單來說,TVC是讓你除了基本的HK$18,000強制性供款扣稅額外,再開拓一個高達HK$60,000的扣稅空間。對於稅階較高的打工仔而言,這是非常顯著的慳稅工具。若想了解更多關於TVC的資訊,可以參考TVC教學文章

項目 強制性供款 (MC) 普通自願性供款 (VC)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 (TVC)
性質 法例規定,強制參與 純個人意願,額外儲蓄 個人意願,為扣稅及退休儲蓄
稅務優惠 可扣稅 不可扣稅 可扣稅
每年扣稅上限 HK$18,000 不適用 HK$60,000 (與延期年金合計)
提取年齡 65歲 視乎計劃條款,可隨時提取 65歲

推薦文章

除了強積金扣稅,你是否也了解其他扣稅項目?透過自願醫保扣稅(VHIS)全攻略,全面了解如何利用醫療保障計劃進一步降低你的稅務負擔,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及財富作更周全的規劃。

報稅表填寫實戰教學:一步步教你正確申報

了解可扣稅項目後,關鍵在於如何準確無誤地填寫在報稅表上。填錯或漏填,都可能令你白白多繳稅款。

📝第一步:找出你的全年總供款額

在填寫前,你必須知道自己在該課稅年度(即去年4月1日至今年3月31日)的總供款額。你可以透過你的強積金受託人寄發的「強積金周年權益報表」查閱。這份文件會清楚列明期內的強制性及自願性供款總額。

🖥️第二步:在報稅表上填寫正確欄目

在個別人士報稅表(BIR60)中,你需要關注「第 4.2 部 – 扣除」一欄。

  • 強制性供款: 填寫在「根據《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或《強制性公積金計劃(豁免)規例》的條文,作為僱員向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支付的強制性供款」的欄目內。請注意,即使你全年的供款超過 HK$18,000,你在此處填寫的金額亦不能超過 HK$18,000。
  •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 (TVC): 填寫在「支付給強積金計劃的可扣稅自願性供款」的欄目內。同樣,此處填寫的金額不能超過 HK$60,000(或你與延期年金合計的上限)。

⚠️特別注意:僱主報稅單上的收入

有些僱主在為你填報薪酬(IR56B表格)時,可能已預先扣減了你的強制性供款部分。在這種情況下,你在報稅表上填寫的入息總額,就應該是僱主報稅單上的數額,並且無需再在扣除部分重複申報強積金供款,否則便構成雙重扣除。因此,動手填寫前,務必核對清楚僱主提供的報稅資料。

報稅強積金常見陷阱與注意事項

除了基本填寫,還有一些特殊情況和常見誤區需要打工仔特別留意,以免因小失大。

擁有多個MPF戶口,扣稅額如何計算?

強積金扣稅是以「個人」為單位計算的。即使你因為同時打幾份工,或因轉工而持有多個強積金戶口,你在同一個課稅年度內的強制性供款扣稅總上限依然是 HK$18,000。你需要將所有戶口的強制性供款合併計算,然後填報總額,但不能超過上限。

📈賬戶盈虧與稅務無關

強積金投資有賺有蝕。但請記住,戶口內的投資盈餘,不會被視為你的應課稅入息;同樣地,如果戶口錄得虧損,該虧損金額亦不能用來扣稅。

兼職/Freelance收入的處理

如果你有兼職或作自由工作者 (Freelancer),並以「自僱人士」身份開設了強積金戶口並作出供款,這部分的強制性供款同樣可以扣稅,上限合併計算在HK$18,000之內。而這筆額外收入亦須在報稅表的「利得稅」部分申報。切勿以為現金出糧便難以追查,稅務局可透過不同渠道得悉你的收入來源,刻意逃稅後果嚴重。

其他可扣稅開支

在處理報稅時,除了強積金,也別忘了其他合資格的扣稅項目,例如個人進修開支(上限HK$100,000)、居所貸款利息、長者住宿照顧開支及認可慈善捐款等。想了解最全面的稅務資訊,可瀏覽稅務局官方網站

推薦文章

想更深入了解如何透過自願性供款為退休生活增值?立即閱讀我們的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全方位教學,學習如何選擇合適的計劃,並充分利用每年$60,000的扣稅額度。

常見問題 (FAQ)

我需要提交強積金供款證明文件嗎?

在遞交報稅表時,你無須附上任何證明文件。但你有責任保存好相關紀錄(如強積金周年權益報表),為期最少6年,以備稅務局日後抽查時提交。

如果我有多於一份工作,扣稅額會否增加?

不會。強積金強制性供款的扣稅上限是按每名納稅人計算,不論你有多少份工作,每年的最高扣稅額依然是HK$18,000。

強積金的普通自願性供款 (VC) 是否可以扣稅?

不可以。只有「強制性供款」和「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 才能扣稅。普通的VC供款,即使金額再高,都不能享有稅務扣除。

如何查詢我的強積金全年總供款額?

最直接的方法是查閱你的強積金受託人定期寄發的「周年權益報表」,上面會清楚列明你在該課稅年度內的各項供款總額。你也可以登入網上賬戶或聯絡你的受託人查詢。

轉工期間的強積金供款應如何處理?

當你轉工時,你在舊公司和新公司的強積金供款都需要合併計算。你需要整合兩份工作的供款紀錄,以計算全年的總供款額,然後一併申報,上限同為HK$18,000。

結論

總括而言,報稅強積金是每位納稅人最基本的權益,卻也充滿細節。除了確保用盡 HK$18,000 的強制性供款扣稅額外,更應積極考慮利用「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 來開拓額外的 HK$60,000 扣稅空間,長遠更能累積可觀的退休儲備。報稅前花點時間核對清楚,了解規則,便能避免多繳稅款的懊惱,將血汗錢用在更值得的地方。記住,精明報稅,理財便能更輕鬆。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