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GBA)作為國家戰略的一部分,已經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為了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中央和地方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目的是吸引高端人才和優質企業進駐大灣區。對於香港的專業人士和企業來說,這些政策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今天,講經MAN 就來深入分析一下這些政策對香港經濟的影響,幫助大家了解這些新機遇。
【相關閱讀】
稅季焦慮?2025稅貸低至1.11厘 緩繳暫繳申請 遲繳稅後果/方法
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核心內容
根據最新消息,關於延續實施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這些優惠將會執行至2027年12月31日。具體政策如下:
個人所得稅補貼
在大灣區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若其個人所得稅負超過15%的部分,將會由地方政府提供補貼。這意味著,符合條件的人才實際稅負會大幅降低,甚至可能低於香港的15%稅率。
補貼適用範圍
政策適用的城市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9個內地城市。雖然香港和澳門不包括在內,但香港居民如果在這些城市工作,仍然可以享受到這些優惠。
申請條件
申請人需要符合「高端人才」或「緊缺人才」的定義。一般來說,擁有高學歷、專業技能,或者在特定行業(例如科技、金融、醫療等)有豐富經驗的人士會更容易符合這些標準。
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的具體測算
以下是一個簡單的稅收優惠測算表,幫助大家更直觀地了解稅收優惠的具體效果:
年應納稅所得額 (B) | 享受補貼前應交個稅 (C) | 大灣區補貼金額 (D) | 稅負節省率 (E) |
500,000 | 79,080 | 13,080 | 16.54% |
1,000,000 | 243,080 | 102,080 | 41.99% |
2,000,000 | 691,080 | 400,080 | 57.89% |
注:金額單位為人民幣,假設只考慮基本減除費用6萬元,未考慮其他可扣除項目。
從表格中可以看到,收入越高,享受的補貼就越多,稅負減少的幅度也更大。
對香港專業人士的機遇
稅務優勢
對於在香港工作但有意向拓展內地市場的專業人士來說,大灣區的稅收優惠政策無疑是一大吸引力。例如,假設一名香港年薪200萬港元的專業人士,若選擇到深圳工作並符合條件,其實際稅負可能會低於香港的15%。
職業發展空間
大灣區的快速發展為香港專業人士提供了更大的職業發展空間。尤其是在科技創新、金融服務等行業,內地市場需求強勁,香港專業人士憑藉國際視野和專業技能,更容易找到高薪工作。
生活成本優勢
相比香港,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生活成本較低,尤其在住房和教育方面。對於想改善生活質素的香港居民來說,這無疑是一大優勢。
對香港經濟的挑戰
人才外流風險
隨著大灣區稅收優惠政策的推行,可能會吸引一部分香港的高端人才北上發展,從而造成香港本地人才流失。特別是在金融、科技等高附加值行業,人才競爭會變得更加激烈。
企業遷移壓力
隨著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一些香港企業可能會考慮將業務重心轉移到內地,以享受更低的運營成本和稅收優惠。這可能會對香港的經濟結構帶來一定的衝擊。
區域競爭加劇
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快速發展,也讓香港的區域經濟優勢受到挑戰。香港需要加快創新步伐和產業轉型,才能繼續維持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香港的應對策略
加強本地人才培養
香港應加強對本地人才的培養,特別是在科技創新和金融服務領域,提升人才競爭力,避免人才流失。
優化營商環境
香港政府需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吸引更多國際企業和人才進駐。
深化與大灣區合作
香港應該積極融入大灣區發展,利用自己的國際化優勢,與內地城市形成互補,共同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
常見問題
Q1.香港專才如何申請個人所得稅補貼?
廣東稅務部門已在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推出了粵港澳大灣區人才「稅e查」功能模組,可提供便捷的個稅繳稅數據在線查詢功能。申請人僅需登錄並授權「稅e查」後,便可自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大部分地市的網上申報系統,實現個稅財政補貼申請全程網上辦。
Q2.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財政補貼可以申請補辦嗎?
申請人未在規定時間內提出申請的,不再受理補辦申請。具體以各城市公佈為準。
總結
粵港澳大灣區的稅收優惠政策為香港的專業人士和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但同時也帶來了人才競爭和經濟轉型的挑戰。講經MAN 認為,香港應積極應對這些變化,通過加強人才培養、優化營商環境和深化區域合作,保持國際舞台上的競爭力。對於有意向北上發展的香港居民,了解並善用這些政策,將有助於在大灣區找到屬於自己的發展空間。
*文章內容僅作為分享及參考用途,而非專業投資建議。由於個人情況及需求不同,你可以聯係 講經MAN 團隊或咨詢你的理財規劃師,以取得專業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