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年金2025懶人包|申請資格、年金回報、壞處全面拆解

一、政府年金是什麼?一文看清「即期年金」運作原理

年金是什麼?」這個問題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關注,尤其是退休人士,紛紛希望尋找穩定的收入來源。簡單而言,年金是一種將一筆資金一次性投入,以換取每月固定收入的金融產品,直至受保人身故或預定年期屆滿為止。

由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HKMC)推出的政府年金計劃,屬於「即期年金」(Immediate Annuity)產品,其主要運作原理如下:

  • 一次性投入資金(例如港幣100萬元);
  • 隨即每月開始領取固定金額的年金收入;
  • 設有最低保證派息年期,即使受保人中途離世,家人仍可繼續領取餘下的保證金額。

相較於私人保險公司推出的「延期年金」產品,政府年金無需等待期,資金投入後便可立即開始收取年金,特別適合已步入退休階段、希望即時獲得穩定現金流的香港市民。

>>相關閱讀:香港年金全攻略|年金是什麼、政府與私營比較、優點與缺點一次看清

二、政府年金2025申請資格與計劃重點

政府年金計劃由「香港年金有限公司」(HKMC Annuity)發行,屬於一項非強制但具吸引力的退休金補充方案。以下係2025年申請重點整理:

基本申請資格

  • 年齡要求:須年滿 60歲或以上
  • 身份證明:持有有效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
  • 居港條件:申請時須居於香港

投保金額要求

  • 最低金額:港幣50,000元
  • 最高金額:港幣300萬(或更高,視乎批次而定)
  • 必須以一筆過方式投入資金,不接受分期投資

收益派發方式

  • 每月固定入帳(自動轉賬至指定銀行戶口)
  • 保證派息期:一般為 10年保證期,即使中途離世,剩餘保證金額會支付予指定受益人
  • 年金終止條件:保證期完結後,年金受款人仍健在會繼續收款,直至身故

申請方法

三、政府年金回報多少?值不值得購買?

想知道政府年金是否值得購買,第一步就是了解實際年金回報率。雖然年金被視為穩健的退休工具,但其回報不一定高,取決於您的投保金額、年齡、性別以及市場利率環境。

政府年金實際回報率(以2025年資料為例)

以2025年最新一輪「HKMC 年金計劃」為例,假設您是65歲男性,投入港幣100萬元作即期年金(即時開始收款),參考如下:

性別/年齡每月年金收入名義年回報率實際內部回報率(IRR)
男,65歲約 $5,700約 6.8%約 3.6%~4.0%
女,65歲約 $5,400約 6.4%約 3.2%~3.6%

IRR(Internal Rate of Return,內部收益率)是評估長期投資實質回報率的指標,考慮保證期、壽命和現金流等因素,比單純計算總回報更為實際。

回報與其他資產比較

理財工具平均年回報率(估算)風險等級流動性
政府年金3%~4%極低風險低(綁定長期)
定期存款(3年)約 2%
保守型基金約 3%~5%中低中高
股市 ETF約 6%~8%(長期)中高

從以上比較可見,政府年金並非高回報工具,但其優勢在於風險極低,且提供終身穩定現金流,對於不想自行管理投資決策的退休人士尤其具有吸引力。

政府年金值得投資嗎?適合哪些人?

適合的人群:

  • 重視資本穩定與保本的退休人士
  • 希望每月有固定收入,不需承擔投資管理壓力
  • 願意犧牲一定靈活性,換取終身保障的人士

可能不適合的人群:

  • 追求高回報具抗通脹需求者(長期可能被通脹蠶食購買力)
  • 擁有其他更高回報投資機會者(如物業、股票等)
  • 需保留資金靈活運用者(政府年金一經申請,不可退還)

【小結】
政府年金的最大優勢在於其穩定性與預測性,但年回報偏低,長期未必能跑贏通脹。建議可將其視為整體退休理財的一部分,與其他資產組合(如強積金、自願醫保、股票債券基金等)搭配運用,以建立多元化的退休收入來源。

四、政府年金壞處要知|買之前要留意的4大風險

政府年金睇落好穩陣,但並唔代表無風險。喺決定投入幾十萬甚至百萬資金之前,你一定要了解以下幾個可能影響退休財務規劃的重要缺點:

1、一次性投入,資金流動性差

政府年金計劃要求申請人一次性投入最低港幣50萬(最多可至300萬),投資後無法追加或分期,等於一次過鎖死大筆資金。

而且,一旦申請成功,年金資金將無法自由提取或調配,流動性極低,萬一日後遇上突發醫療開支或家庭需要,可能會出現財務壓力。

建議:切忌把全部退休儲蓄都放晒落年金,應保留足夠應急現金流。

2、鎖死回報,抗通脹能力弱

政府年金屬固定回報產品,每月派發年金金額不會因應通脹調整。例如現時通脹率平均約2%~3%,但年金IRR只得約3%~4%,長遠可能跑輸通脹,實際購買力逐年縮水。

尤其對於65歲初退休人士來說,可能還有20~30年退休生活,期間物價上升壓力會逐步吞噬年金效益。

例子:你65歲時月收$5,700年金,但到你85歲時,依照通脹推算,相同購買力可能只值$3,500左右。

3、提前退保幾乎無法(或會有損失)

年金是長期合約,一經生效基本無法提前終止。除非特殊情況(如身故),否則不設退保機制。萬一將來對生活有新安排,或者市面上出現更好投資選擇,都無法重新調配資金。

而且即使出現身故安排,若不是在「保證期」內過世,剩餘年金並不會退還全部本金

這一點對於追求財務靈活性的人尤其重要。

4、遺產處理複雜(涉及保證期安排)

政府年金設有10年保證期,意思是如果受保人在10年內離世,未收完的年金會以現金形式支付予受益人;但如果超過保證期離世年金即自動終止,無得退返本金。

此外,年金不像一般保險可列明受益人,領取安排依香港《無遺囑者遺產條例》處理,可能導致手續繁複,甚至家庭成員間產生爭議。

提示:如有明確遺產安排需求,可考慮配合訂立遺囑或其他資產工具一齊規劃。

小結:政府年金是不是陷阱?

政府年金並非騙局或陷阱,而是一種特定性質的退休理財工具,重視保障與低風險,但對靈活性與回報要求較高的人未必適合。最重要的是了解這些風險,再配合整體財務需求做部署,不要依賴年金一種工具就構建整個退休計劃。

五、政府年金 vs 私營年金|應如何選擇?有何分別?

香港現時市面上的年金計劃,大致可分為兩類:由香港年金公司推出的「政府年金」,以及由各大保險公司推出的「私營年金」。兩者同樣以「退休現金流」為核心賣點,但在回報模式、風險分擔、保障內容等方面有不少差異。

以下比較表可助你快速掌握重點:

比較項目政府年金(HKMC)私營年金(保險公司)
發行機構香港年金公司(政府全資子公司)私人保險公司,如保誠、友邦、宏利等
保證收益有(固定金額派發)有部分產品設保證收益;另有非保證分紅或投資成分
回報水平中低(約3%~4%實際回報)視乎產品類型,可高可低(約2%~6%)
投資靈活性有部分產品可選擇基金組合或分紅模式
起領年齡最早60歲申請,65歲起開始領取視乎計劃設計,有些可於45歲或50歲起領取
領取形式每月領取,終身派發每月/每年領取或一次性提取皆可選擇
可否扣稅指定產品如扣稅年金(QDAP)可享稅務優惠
保證期安排一般為10年一般為10~20年,部分產品可加購長保證期
提前取回資金不可有些產品設有退保價值或部分提取功能
破產保障政府背景,相對安全私營公司資產受監管,但存在倒閉風險

哪類人適合政府年金?

  • 追求極低風險及長壽保障的退休人士
  • 不喜投資,傾向鎖定回報
  • 希望「以一筆資金換取穩定現金流」的人士

範例:65歲退休人士,擁有港幣200萬元儲蓄,計劃以其中100萬元購買政府年金,每月領取約港幣5,700元,無需再擔心金錢支出。

哪類人適合私營年金?

  • 希望享有稅務優惠(如選擇QDAP)
  • 希望保留一定資金靈活性,可隨時退保或部分提取
  • 願意承受部分市場波動,以換取潛在更高回報

範例:40歲上班族希望提早退休,選擇供款10年的私營延期年金計劃,兼享扣稅優惠及中長期資本增值潛力。

小結:兩者可互補,不必二選一

政府年金強調「保本、穩定、終身」,而私營年金則更具多元性與彈性。兩者其實可搭配使用,例如:

  • 以政府年金作為「穩定的基礎現金流」
  • 配合私營年金(如QDAP)享有稅務優惠與靈活資金提取功能
  • 剩餘資金則可配置至基金、ETF、物業等資產,以追求增值目的

六、如何部署年金?4個實用建議助你穩健退休

無論你打算購買政府年金,抑或考慮私營年金計劃,都不應盲目跟風或只著眼於回報。年金是一項長期的財務承諾,部署前應根據個人情況、資產分佈及退休目標,制定清晰的策略。以下4個建議可助你更理性作出決策:

1. 評估你的資金流動需要

政府年金屬一次性大額投入,其後基本上無法提取資金。若預計將來可能有重大支出(例如醫療費用、子女教育、移民等),則不宜將過多資金鎖定於年金之中。

建議比例:最多使用退休資產的30~50%投入年金,其餘部分保留為流動現金及其他投資項目。

2. 年金並非唯一退休收入來源

雖然年金能提供穩定現金流,但其回報率始終有限,亦未必能有效對抗高通脹或應付突發醫療支出。因此,退休理財規劃應包括:

  • 強積金(MPF)
  • 儲蓄保單或股票基金
  • 保本型基金或債券ETF
  • 年金作為「防守型收入」

唯有進行多元化資產配置,方能真正保障長期生活質素。

3. 把握扣稅機會,選擇合適產品

如你尚未退休,正處於供款階段,應優先考慮具扣稅功能的「延期年金」產品(即QDAP),每年最高可享港幣60,000元的稅務扣除。

請注意:政府年金不屬於扣稅年金,適合已退休人士;而扣稅年金則主要針對在職人士,作為稅務與退休的雙重規劃工具。

4. 預留應急現金,應對突發開支

年金的特性是「穩定但欠缺彈性」,因此你應預早準備以下應急資金:

  • 至少6~12個月的生活費用現金
  • 額外保險保障(如住院保險、長期護理保障)
  • 可快速變現資產(如短期定存、貨幣基金)

小貼士:年金應使用「暫時不需動用的資金」來換取穩定收入,絕非將所有資金綁定的工具。

總結:年金是退休規劃中的重要拼圖,但並非全部。透過精明部署與適當比例配置,你可以同時享有穩定回報、現金流彈性與長期增值潛力,真正實現穩健的退休生活。

常見問題 FAQ

*文章內容僅作為分享及參考用途,而非專業投資建議。由於個人情況及需求不同,您可以聯係 講經MAN 團隊或咨詢您的理財規劃師,以取得專業的建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