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風起雲湧的股市或外匯市場,你是否常有「早知道就賣掉」、「怎麼又錯過低點」的懊惱?別怕,今天就帶你認識一個老司機也愛用的技術分析利器——BIAS指標,教你用最直覺的方式,判斷什麼時候該進、什麼時候該退!
一、什麼是BIAS指標?看懂不再霧煞煞
- BIAS 指標的全名是「Bias Ratio」,中文常叫「乖離率」。
- 它的原理其實超簡單:看現在價格和平均線差多遠。離得太遠了,就有可能「回頭」。
- 換句話說,它像是測量股價或匯率離「正常軌道」的偏離程度。
- BIAS指標計算公式:
(當日收盤價 – N日移動平均) ÷ N日移動平均 × 100% - N值通常選5日、10日或20日,各有不同應用場景。這邊不硬背,直接看例子學最實用。
二、BIAS指標該怎麼設定?時間週期有玄機
- 新手最容易錯的地方之一就是週期選錯,抓錯方向。
- 給你一個快速攻略:
投資類型 | 建議週期 | 建議乖離值區間 |
短線沖刺 | 5日 | ±6% |
中線操作 | 10日 | ±8% |
長線部位 | 20日 | ±10% |
BIAS值過高(正)通常表示漲過頭,可能是短線賣出時機;反之則是可能進場機會。
三、BIAS怎麼抓買賣點?這三招要學起來!
1. 單靠BIAS還不夠,要搭配KDJ等指標
BIAS若同時和KDJ指標呈現「同向背離」,成功率大幅提高。例如股價創新高但BIAS走低,可能是反轉訊號。
2. 留意「負乖離」的買點訊號
當BIAS低於負6%以上,表示價格與均線偏離很大,常見於恐慌拋售時,短期反彈機率上升。
3. 避免高BIAS追高套牢
尤其在台股常見「跳空高開」,BIAS瞬間飆高,這時反而要小心不是買點而是高檔回落的前兆。
四、BIAS指標適合哪些商品?不是每個都能用
- 適合用BIAS的金融商品:
- 台灣大型權值股(如台積電、鴻海)
- ETF(尤其波動較高者如0056、元大台灣50)
- 外匯商品(如美元/日圓、歐元/美元)
- 黃金與原油等熱門大宗商品
- 台灣大型權值股(如台積電、鴻海)
- 不建議使用的:
- 波動太低的資產(如債券ETF、公債)
- 新掛牌、流動性低的個股
- 波動太低的資產(如債券ETF、公債)
五、Ultima Markets 平台怎麼讓BIAS更好用?
說真的,BIAS指標本身雖然簡單,但要用得準,平台給的功能和速度也很關鍵。
- UM 提供內建 BIAS指標與自訂提醒功能,省去你手動計算。
- 圖表秒級更新,不怕錯過高低轉折。
六、實戰案例:看BIAS怎麼救回我的報酬率
故事真實來自一位用戶的回饋:
「2024年初我買進元大台灣50,結果一度下跌近10%。但我發現BIAS指標已低於-5%,便加碼攤平,結果兩週後竟然反彈超過12%。」
這就是BIAS的魅力,它可以幫助你逆著市場情緒,找到恐慌背後的理性進場點。
七、常見Q&A:你問我答
Q1:新手怎麼快速學BIAS?
A1:Ultima Markets平台提供零風險操作,讓你熟練技術指標運用。
Q2:BIAS可以搭配哪些指標用?
A2:KDJ、MACD、RSI都可搭配使用,提高進出場判斷的精準度。
Q3:BIAS適合短線還是長線?
A3:看你怎麼設定週期。短線看5日,中線10日,長線20日都能發揮不同作用。
八、總結:讓BIAS成為你操作的「良心提醒器」
如果說市場永遠都有人恐慌、有人追高,那BIAS指標就是你在市場中理性操作的「冷靜儀表板」。
記住:高乖離時不要貪,低乖離時不要怕,用數據來打破人性盲點,才是真正進化的交易者。
風險披露與免責聲明
投資涉及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本金。本文所提供之資訊僅供教育與參考用途,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要約或招攬。投資人應根據自身財務狀況、風險承受能力及投資目標,獨立做出投資決策。